《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史”学习教育之读书明理】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摘要:  我曾和同事到延川县梁家河参观了习近平同志的知青旧居,并在现场聆听了延安大学王东维教授的报告《知青情·知青理·知青魂》,回来后又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下简称《岁月》)。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岁月,将习近平锤炼成了黄土地的儿子,成为日后治国理政的历史起点。  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发动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以实践做出了诠释。1969年1月,年龄尚不足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即便作为“黑帮子弟”处境艰难,但他坚持追求真理和进步,始终对党充满信心,矢志要为群众办实事。与他同窑洞住过的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七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八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十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方入团入党。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了梁家河的一员,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  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磨刀石”。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所要求的知识青年的人生选择。习近平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广袤的黄土地上。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在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从16岁刚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细品《岁月》,青年学子无疑会对这段话有更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勤学实干是青春飞扬的通行证。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留下了许多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看书鼻孔因油烟被熏黑,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他的博学多才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在梁家河的几年里,他一直苦干实干,同他一起劳动过的王宪平说他“很卖力气,肯吃苦,一点儿都不惜力”,因而被誉为“好后生”。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熠熠发光,格外生辉。  矢志为人民谋福祉。七年的岁月,让习近平更加深入了解了最底层农民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告别了最初的迷惘和彷徨,他找到了坚定的目标,建立起了对党、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说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从《岁月》中可清晰看到,这一执政理念的形成,奠基于在梁家河村的最初执政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疑也发轫于梁家河。可以说,总书记从梁家河读懂了民心,梁家河“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  铸就干事创业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雄才伟略和担当作为来自梁家河的磨炼。青年习近平插队在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这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而他是陕北知青中年龄最小、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严酷的政治考验,磨炼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英勇气概。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在组织上要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没有患得患失推脱,而是毅然决然担起责任,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力挽狂澜,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无疑与他这种意志品质和敢于担当的英勇气概密不可分。  永葆赤子情怀本色。“近平对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再糙的饭也吃得香”。从把自己好点的粮食与老乡交换,到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无不真诚相待;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把蓝色大衣送给上师范的武晖,到把粮票和钱悄悄压在做派饭的房东碗底下;从“解衣推食”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送给讨吃老汉,到离开梁家河多年后还给吕侯生治病;从在赵家河村“整队”果断治理神车沟,到在梁家河村打淤地坝办沼气,无不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怀。这样的赤子情怀,让梁家河村民对他也一往情深,举村为他上大学送行。这样的赤子情怀使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对普通群众充满真情,这充分体现在他成为总书记后开展的精准扶贫等诸多治国理政实践中。  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起点。《岁月》让我们从源头上更加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核心成长的实践根基,从源头上深刻理解人民领袖诞生的历史逻辑,从源头上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理论根脉。

【菁菁校园】流年

摘要:  池尔站在寝室门口,他刚刚去上一层楼打了点热水回来,他们的“校级优秀寝室”牌匾没有挂在门的上方,而是挂在了门中间一点,正好和池尔等高。这块牌子已经挂了三年了,大一还只被评为“院级优秀寝室”。  池尔把热水壶放在地上,突然有一种一眼万年的感觉,门上的那层厚玻璃成了万花筒,一千四百多个玫瑰色的清晨一闪而过。四年前,他踮起脚尖透过玻璃看向寝室,然后用钥匙旋开锁,一股沉稳又跳跃的味道没入他的鼻腔,这种感觉就像少先队的小朋友第一次笨拙地为自己系上红领巾。有两张床已经铺好了,看来我是最后一个到的,池尔心想。  二号床前几双篮球鞋大大咧咧地舒展着,打开但还未整理的箱子上贴满了篮球明星的照片。不同于二号床洋溢着的青春活力,三号床异乎整齐,像讲台上密封的试卷,绿色邮筒里安静的信。  正想着。  “池尔,你的170。”锁被旋开,迷彩军装像一袋粮食稳稳地立在他的脚下。  “我是三号床陈焉,刚刚和许空临去体育馆领这个,咱仨儿放在一起的,就顺道带回来了。”池尔的“谢谢”像一个彩虹滑道上的孩子,流畅得让人嘴角上扬。“哦,空临去买水了,那家伙,9月中旬还喝冰的。”“你先整理吧,不打扰你啦。”陈焉的语气里漫出一种熟络感,仿佛已是多年的好友。  一晃眼,他们也四年了。前天去拍毕业照的时候,池尔半蹲在第二排,许空临和陈焉站在第四排,晚霞轻盈地弥漫在天边,裹挟着蝉鸣的一阵小风吹到脸上竟有丝丝惬适,往常这可是燥热的源头啊。许空临要池尔回头,对他扮了一个大大的鬼脸。陈焉敲了一下许空临的头:“池尔,别理他。”  第二排的池尔仍是半蹲着,却轻松了许多,他被某种平和又绵长的感动紧紧包裹着。他认真地望向镜头,如同一个手握5元一定要挑选出最心仪的冰淇淋的孩童,咔嚓声里闪过四年。  他们都生于1999年的尾巴,互嘲着“上个世纪的老人”,每到喜悦感落地有声的12月,每个人都抱有期待感而同时准备着;他们最爱食堂四楼的重庆鸡公煲,标准的三人份百吃不腻;5月开始,卖冰镇西瓜的老爷爷慢慢悠悠地逛着,他开得一定不快,因为每几十步就得停一次。西瓜放在寝室里,三把铁勺子在手中,三个人争着抢着;没课的晴天,许空临一定在球场,陈焉和池尔一道从图书馆出来,捎上一瓶常温的水带给他,“烫死了,烫死了,怎么不是冰的。”许空临的台词就没变过。  张牙舞爪地蔓延的思绪收回来时,池尔在某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越是稀松平常,越难能可贵,反而那些颇有仪式感的事情,只需要在遇到时珍视一下。  比如这场即将到来的告别。  它来得如此迅疾,像拉满弓后射出的箭。它不打招呼,以为能击中每个人的心。  池尔笑,笑这场告别自导自演却未刮起斑斓之风,但他笑得也太假了,像热铁上的一滴水,转瞬即逝。  他想换个睡衣再坐一次寝室的床,浸在四年来那种坦荡干净的氛围里。  他端起热水壶准备开门,但钥匙却如同在裤兜里生根一般,怎么拿都拿不出来了。

【至爱亲情】针线盒里的旧时光

摘要:  阳光洒在奶奶身上,映衬着银白的发丝、深蓝的绒衫。院子里,她低头忙碌,专注的目光为午后增添了几分安宁与慈祥,褪了色的针线盒躺在一旁,与盒里叫嚣的各色线圈格格不入,脱了漆的六个边角已被打磨得光滑,保存较好的花朵样式环绕在天安门图案的四周仿佛在昭示主人对它的爱惜。  奶奶中年时,这个针线盒便与她形影不离了,它在奶奶的缝缝补补中迎来朝霞,送走日落,给人以岁月悠长、时光静好之感。我曾问过奶奶针线盒的来历,本以为背后会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但奶奶表示它只是她离家时随手带过来的。当时不解,既然它只是一个平常的旧针线盒,为何奶奶还如此珍视它呢?现在终于明白了问题的答案,奶奶独自迁居,这个看似普通的旧针线盒却承载了跨越几千里的乡思、乡愁,还有一份对家人的思念与对旧时光的怀念,因而它有着不同寻常的珍贵。  清晨,奶奶总是小心翼翼地打开针线盒,熟练地从众多细密的隔层中准确地找出那与手中布料花色相同的线圈,开始新一天的忙碌,缝补着属于她的旧时光,定格在疾驰而去的时间里,只有那偶尔下滑的金丝边老花镜记得时光的流转,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时代用先进的制作工艺让针线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也让这个工作多年的旧针线盒渐渐退出了奶奶的生活舞台。仍记得那天,奶奶把里面的各色线圈缠绕整齐,规规整整地摆放在盒子的各个隔层中,又把它仔仔细细地擦拭了几遍,甚至连盖子四周的术状条纹都擦拭得一尘不染后,才郑重地将它放进柜子里。  再一次见到旧针线盒是奶奶叫我帮她穿针引线,时光染白了奶奶的头发,也让她的老花眼越发严重了。我望向那躺在一旁的旧针线盒,它在我看不见的时光中陪伴着奶奶一起慢慢地变老,它的颜色越发暗淡,六个边角越发光滑,光秃秃的金属材质被越来越多地暴露在那鲜亮的漆面下,中心的图案好像被添加了一层怀旧风的滤镜,为它又增添了几分年代感,而里面的各色线圈却好像吃了“不老药”,明艳依旧,与外部“沧桑”的针线盒格格不入。我穿好了针线,把它递给了奶奶,好奇她要做些什么,只见她拿出一条我几天前穿过的牛仔裤,而后把裤子由外面翻到里面,目标明确拾起右面的裤脚,细致地缝补起一处脱了线的地方,或许是之前出去时无意间剐蹭的,只是我还没有发现,奶奶她却注意到了……旧针线盒躺在时光中慢慢变老,针线缝缝补补争分夺秒,奶奶的手中织就着旧时光,也织就着不经意间、未说出口的爱。

【呵笔成诗】梦游康桥

摘要:苍白的石壁满缀艳丽的蔷薇盛放柔蜜的幻想和风中轻晃的媚斑驳的苍苔半倚古色的木栅哼唱舒缓的歌谣与细雨荡起双桨六月晚间的斜阳使康桥的遐思酝酿星光下的水声澎湃的灵魂在激荡梦幻迷离的倩影伫立在康桥河岸凝寂轻艳的美景停留在他的心间她在等,他在瞧康桥上的你康桥下的我一同在康桥的梦中揉碎

【“四史”学习教育之我心向党】邂逅苗家英雄

摘要:  我去贵州省纳雍县,本是参加扶贫采风相关活动,没想到在大山中兜兜转转,走入了英雄故里,与志愿军英雄刘兴文“不期而遇”。  那是在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的人民英雄广场,鲜红的国旗映衬下,英雄刘兴文的塑像高高矗立,他手握冲锋枪,望着远方,目光炯炯有神。当地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着刘兴文的生平事迹,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曾读过秦基伟将军的回忆录,时任刘兴文所在军军长的老将军,不吝笔墨写下了刘兴文的英雄壮举:在朴达峰阻击战中,目睹了连长、副指导员的英雄行为,19岁的苗族战士刘兴文发誓要为他们报仇,他提起一箱手榴弹,主动会同机枪排负伤战士赵金平坚守二排阵地。两人采取分工协作战术,远处之敌由赵金平用机枪消灭,近处之敌由刘兴文用手榴弹和爆破筒消灭,两人经常交换战斗位置迷惑敌人,战斗从当天中午打到夜幕深沉,历时七八个小时,击退了敌人11次冲击,毙伤敌军100余人,守住了阵地。  秦基伟将军一生征战无数,麾下英雄辈出,刘兴文的战斗事迹出现在其书中,自是将军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英雄故里,我对刘兴文有了更多的了解。1933年,刘兴文出生于纳雍县左鸠戛乡一个贫苦的苗族农民家庭,全家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日劳作不休,却换不来一日温饱。繁重的劳动和营养不足,使得刘兴文个子小小的、身子瘦瘦的。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南下部队解放了刘兴文的家乡。分得土地、谷物、家具、衣服的刘兴文一家,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年仅17岁的刘兴文主动跑到部队请求参军。连长和指导员当时看到这个个子矮矮、头发长长的苗族小伙,竟把他当成了姑娘,坚决不肯收他。但刘兴文毫不气馁,软磨硬泡,最终如愿穿上了军装。连队战士见他年纪小,身材矮小,又是苗族兵,都亲切地叫他“小苗”。  就是这个战士们眼中的“小苗”,苦练各项杀敌本领,成为朴达峰上顶天立地的栋梁。面对敌人的进攻,刘兴文所在的60炮班负责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由于战况激烈,没几天炮弹便打完了,他就拿起武器与战友们一起守卫阵地。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刘兴文义愤填膺,愈加充满斗志,于是就有了秦基伟将军回忆录中的那一段记述。  1951年5月30日至6月6日,历史记住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朴达峰阻击战,也记住了英雄刘兴文。成功完成阻击任务后,刘兴文因作战勇敢荣立一等功,被授予“青年的旗帜”等荣誉称号。1951年国庆,刘兴文入选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但不幸的是,返回朝鲜前线后,刘兴文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遇敌机轰炸光荣牺牲。得知这一消息,其所在的第45师师长崔建功十分悲痛,亲自抬棺送葬。  站在空旷的广场上,阵阵山风呼啸着从耳边划过,把沉浸在英雄事迹中的我带回了现实。沿着英雄塑像的视线望去,远处群山如黛,郁郁葱葱,山谷间不时有薄雾缥缈;近处屋舍俨然,路面整洁,车行人往井然有序。走出广场,我与偶遇的一位老乡攀谈起来,过去他主要种植玉米,虽然口粮不缺,但“穷”一直如影随形,直到前几年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木耳和其他食用菌,进行规模化土鸡养殖,才与“穷”说再见。“我们合作社分红时还上新闻了。”老乡笑容满面地对我说道。老乡的笑容英雄应该也会看到,这是告慰英雄最好的方式。更让老乡们欣慰的是,在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纳雍县是其中之一。看到这则新闻,我也开心地笑了,又想起在左鸠戛听到的芦笙曲,有老乡告诉我,芦笙最初是苗民用于吹响战斗冲锋的号角。我想,在英雄的家乡,芦笙会再次吹响,那是喜庆的乐章,更是踏上乡村振兴新征途的集结号。  刘兴文虽然倒下了,但无数个“刘兴文”站了起来。早在牺牲前,刘兴文的英雄事迹就被广为传颂,极大鼓舞了全军指战员的士气,家喻户晓的英雄黄继光就曾将刘兴文作为学习榜样,用这面“青年的旗帜”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被刘兴文深深影响的还有同样来自贵州的苗族战士龙世昌。  龙世昌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1951年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投身到抗美援朝的第一线。当龙世昌听说他与苗族英雄刘兴文同在一个营,还了解到刘兴文已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心里无比敬佩。待刘兴文从北京返回朝鲜后,龙世昌便跑去找他。刘兴文在异国他乡见到老乡,心情也是格外激动,还送给龙世昌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并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为苗族争光”的赠言。龙世昌暗下决心,要像刘兴文那样,苦练本领、杀敌立功。刘兴文牺牲后,他的精神更加激励着龙世昌奋勇向前,“为苗族争光”成为英雄精神的传承。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龙世昌主动要求参加爆破组。他提出自己要炸三个碉堡,第一个是为祖国为毛主席争光,第二个是为朝鲜人民报仇,第三个是为苗族争光。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在身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采取投掷手榴弹、利用敌人尸体等手段声东击西,炸毁多座敌人地堡。在摧毁最后一座地堡时,他将拉燃的爆破筒塞进敌人地堡,但刚一松手,敌人将爆破筒推了出来,他拣起冒烟的爆破筒又塞了进去,敌人又拼命地向外推,最后,他奋不顾身地用胸膛紧紧顶住爆破筒。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地堡炸毁了,龙世昌也永远留在了上甘岭。  龙世昌的家乡为了纪念他,将松桃县沙柳乡更名为世昌乡;1953年,龙世昌的母亲被选为贵州省各族人民国庆观礼团代表,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听说距纳雍县500多公里的松桃县有用英雄命名的广场,也有高高矗立的英雄塑像。在离开纳雍县返回单位途中,我特地前往观瞻。到达松桃县的世昌广场,已是华灯初上,远远望去,英雄手握爆破筒,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广场上,许多居民在休闲漫步,一派祥和安宁,这就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所写的“幸福”吧。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刘兴文与龙世昌,就是两位前仆后继的英雄和先锋,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为苗族争光”的誓言,成为志愿军群英谱中耀眼的“双子星”。他们是苗家的好儿郎,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  在广场上,我把预先准备好的鲜花,敬献到英雄塑像前。此时,广场的不远处有歌声响起: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21次访问,全刊已有641797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