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进一步加强精准就业指导,力争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李娜)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6月18日,我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对2021届毕业生后续就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在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精准就业指导,力争实现我校2021届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会议通报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形势分析、学校应对举措,并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后续安排进行了详细部署。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表示将按照学校就业工作的要求与部署,积极推进下一阶段的就业工作。  副校长钱国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学院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就业统计“四不准”要求,对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精准摸排,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分类指导,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保持就业率稳步提升,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付宏渊充分肯定了学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学校下一阶段的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付宏渊指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要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改进学生就业观念,树牢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引导广大学生心中“有国有家”,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和祖国、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付宏渊强调,要积极实施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措施,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落实好“一生一策”,持续关注重点群体,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的温度、高度和速度,尽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

要在新岗位上践行“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曹婷)6月18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在云塘校区一办六会议室举行,来自各学院的25位毕业生代表参加座谈会。校长曹一家在座谈会上与毕业生亲切交流,并寄语毕业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坚持不懈奋斗,在新岗位上践行“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  丰富阳光夜跑等运动形式,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运动兴趣;完善校园配套服务设施,适应同学们专业学习的需求;摸排实验室设备情况,为同学们的实践操作创造更佳条件……座谈会上,毕业生代表就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服务、后勤生活服务等方面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曹一家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要求各部门落实好“为民办实事”要求,跟进解决好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曹一家指出,全体同学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重要嘱托,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他祝福2021届毕业生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走好未来人生路,并勉励全体同学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会上,毕业生们还畅谈成长收获、感恩师友教泽、共话美好未来。  即将前往中铁四局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工作的法学院学生张永博、即将前往中建五局工作的土木学院学生吴凡分别分享了自己在学校民兵连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进步和收获;考取湖南省税务局沅江分局公务员的经管学院学生邓嘉莉和考取山东省诸城市选调生的计通学院学生韩俊辉讲述了参加“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工作、投身校园活动等经历;被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的计通学院学生王泓宇、汽机学院学生丁玉龙、留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经管学院学生万芙蓉则讲述了各自在实验室的科研学习生活、参与爬绳运输机器人研发和项目推动的故事……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秉持“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长理特质,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在火热青春中实现人生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副校长刘朝晖、钱国平出席座谈会。校领导为参会毕业生代表赠送了长理特色文创纪念品。

我校学子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二等奖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张志武)日前,第23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落幕。我校201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王曦瑶、2019级翻译专业本科生黎泽萍在外语学院王浩萍老师的指导下,荣获该项赛事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外语测评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已纳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全国性英语辩论赛事。自2018年起,我校英语类专业大学生连续3年(2020年停办)在该项赛事中获得全国总决赛奖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本届大赛共分校园选拔赛、地区复赛、决赛3个阶段,自今年3月启动,共有来自全国400多所高校的上千名大学生参赛。王曦瑶、黎泽萍两名同学经过地区复赛选拔,以华南赛区亚军的好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本次决赛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行,我校参赛选手与全国各大赛区选拔出的127支队伍同台竞技,经过两天八场的高强度循环赛终获胜出。

我校教师获省大中小学“讲党史 颂党恩”微宣讲比赛一等奖

摘要:  本报讯(记者 叶正芳)6月19日,我校教师李慧在湖南省大中小学“讲党史、颂党恩”微宣讲比赛决赛中获一等奖。本次比赛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湖南教育电视台协办,是我省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宣讲品牌活动。  湖南省大中小学“讲党史、颂党恩”微宣讲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历时两个月,全省各高校、市州教育(体)局均派选手参赛,全省共有高校组20位选手、中小学组10位选手进入决赛。比赛现场,选手们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光辉历史,讲故事、讲史实、讲道理,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创造不朽业绩、孕育伟大精神的光辉历程。  李慧以《信仰的力量》为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女创始人向警予用热血铸忠魂、为崇高信仰奋斗并献出生命的感人故事。宣讲紧扣信仰、信念、信心对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作用,深刻阐述了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伟力,引领无数共产党人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让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也激励广大师生要坚定信仰,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此次比赛,同时通过以赛促学广泛宣传发动师生,组建了青年学生宣讲团,组织百名教师接力讲述党史故事,开展校内外宣讲百余场,形成了“人人学党史,人人讲党史”的良好氛围。

我校师生获地下空间创新大赛概念设计第二名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蒋中明)6月17日,第二届地下空间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我校水利学院研究生廖峻慧、肖喆臻在水利学院蒋中明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地下空间概念设计项目《废弃矿井采空区改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获大赛第二名。  《废弃矿井采空区改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项目针对我国现存的大量废弃地下空间的绿色再利用问题,提出将废弃矿井采空区改建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的创新设计方法,其核心创新思想是利用隔水层—含水层—采空区—含水层—隔水层这种特定地层结构中的废弃空间建设高压压缩空气地下储气库,实现对高压压缩空气的自然封存。该设计利用大量采空区建设地下储气库,在运行期可有效平衡采空区地层压力,从而有效解决了采空区因塌陷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也可大幅度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钟再群出席我校“水利特岗生”素质提升工程启动仪式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刘灿)近日,我校举行“水利特岗生”素质提升工程启动仪式。湖南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钟再群,校党委副书记蒋昌波等领导出席仪式。  会议全面回顾了一年来学校“水利特岗生”的培养情况,全方位展示了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汲取思想伟力、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专业认识和强化责任担当的系列举措。  钟再群充分肯定了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立足湖南,积极贯彻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在深度参与湖南发展实践中抢抓发展机遇,为湖南水利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期待学校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落实好“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将国家相关政策、新时代水利精神等融入“水利特岗生”的培养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基层水情,为构建湖南水网提供人才支撑。  蒋昌波宣读了《长沙理工大学“水利特岗生”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表示学校将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以增强“水利特岗生”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按照“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长理特质人才标准,引导“水利特岗生”扎根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基层。  仪式上,全体“水利特岗生”集中宣誓,将秉承校训精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校期间扎实学习、积极实践,努力为湖南基层水利事业建新功。会后,全体学生集中参观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并开展团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图说新闻

摘要: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增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感悟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我校于近日举办了红色建筑模型大赛。模型复刻了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新民学会旧址等红色建筑,无论是整体外观还是内部细节,都还原了建筑本身的形体和恢弘的历史感。图为大赛评委在展厅内为模型评分。(文/黄皓 任紫睿 图/朱杰)

初心如磐映夕阳

摘要:  他教书育人近60载,桃李满天下,退休19年仍一直处于在岗状态;他奔走100余座城市,主动为近5000名学子推荐工作单位,从未接受过一分钱报酬;他积极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坚持每学期为新生、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将党的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学生脑中心中;他的事迹受到中央电视台13台连续三集播出、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他也先后获评“2019年湖南省十大教育人物”、2020年第三季度“长沙好人·身边雷锋”、第六届“长沙市道德模范”……他是我校退休党员教师陈均杰。  他曾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为学生服务是我一辈子的初心,为学生保驾护航是我一辈子的使命。”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的两万多个日子里,他一直将学生放在心尖上。即使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他也依旧坚守着如磐初心,像一轮尽力散发余热的夕阳,如火般灿烂,如霞般瑰丽。不退休的就业专干  1964年,陈均杰从长沙水利电力学校毕业后留校担任团委干事,后被任命为电力系总支副书记、能动系总支书记。兢兢业业从事了近40年高校工作后,退休的他依然闲不下来,主动要求承担学校经管学院的就业指导、关工委及党建工作,并担任班主任,这一忙又是近20年。  经管学院每年有800多人毕业,每位学生离开母校时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陈均杰最大的心愿。多年来,他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学生,甚至亲自带领学生到招聘会现场向单位推荐。他帮助指导就业的学生主要有四类:家庭特别困难的、边远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善表达的,还有在他心中特别优秀的。  2019届毕业生黎冬梅父母早逝、家庭条件困难,虽然品学兼优,找工作时却因身高问题而屡次碰壁。陈均杰得知她的情况后,酷暑天带着她在招聘会上一家单位一家单位面试,不辞辛苦地向各单位推荐这名优秀懂事的学生。最终,黎冬梅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她对陈均杰充满感激:“陈老师就像我家中的长辈一样,事无巨细地耐心指导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陈均杰还经常利用自己丰富的校友资源,为学校到全国各地联系校友单位,开拓就业市场。每到一个校友单位,他都会详细介绍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情况,同时就企业用人需求向校友征集意见,帮在校生寻找就业机会。  虽然长期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眼疾,且年事渐高,但陈均杰的工作状态却从不输年轻人。他被誉为学生就业的“最强推销员”,一双脚、一只装着药品和护腰及上千张卡片的旧皮箱,就是他推销的全部法宝。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退休以来,陈均杰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100多座城市,联系了1000多家单位,参加过3000多场招聘会,义务帮助300多名学生(其中包括100多名困难学生)顺利就业,为近5000名学子推荐联络工作单位。不下岗的班主任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是人一生中很关键的一步。陈均杰深知这一点,他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引路,帮助他们走好、走稳这一步路——这件事情他坚持了19年,无论什么都阻挡不了。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企业大规模裁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陈均杰在居家的同时放心不下学生,积极向学校招生就业处和各院系推送就业信息,并用微信和学生们保持联系,及时告知他们招聘信息。这期间,学生喻龙成功入职湖南宇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刘挺顺利入职学校化学学院……这些消息让他喜笑颜开:“我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事就是我自己孩子的事。”  在陈均杰的抽屉里有一叠厚厚的车票,是他多年来带着学生赴各地找工作的车票票根,被他视为宝贵的财富。他去各校友单位交流时,所到之处校友们都热忱接待、如面亲人。这是他在57年的教师生涯里,把学生教成了儿女、既严格要求又温暖付出的结果。  陈均杰曾任正式在职班主任38年,又退休返聘担任班主任19年,先后担任了44个班的班主任,带出了3000多名学生,最早的学生是70年代毕业生。他对学生学习上抓得紧,生活上也管得“宽”。哪个学生经济条件不好,哪个学生家庭情况复杂,陈均杰的心里都有本账。在物资匮乏年代,他与学生共用一双运动鞋,家里成了学生的第二食堂,谁没钱了都上他家吃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杏桃是陈均杰的学生,他获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观礼时,第一时间就给陈均杰打电话报告喜讯;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市场处处长卢勇每次到长沙第一件事,就是看望陈均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陈老师身体力行地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我愿一直向他看齐。”正是被陈均杰的孜孜不倦、兢兢业业所感染,他的学生庄奕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成为一名辅导员,全心全意辅导学生成长成才,并获评学校“十佳辅导员”。不褪色的党建组织员  四十多年前的春天,陈均杰特意换上妻子准备好的白色衬衣,佩戴好鲜艳耀眼的党徽。在党旗下,他一字一句地承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多年来,他一直努力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直到现在,他也坚持每学期给学生上两次党课,一次是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次是学生党员干部培训课。因为多年伏案工作,他的左眼视力只有0.1,又不会用电脑,只能手写教案,每一次备课都尤为吃力。但他仍然保证“一课一备”,用一摞又一摞书写工整规范的手稿向同学们阐释着一名老党员的初心。  “长达两个小时的党课,八十岁的陈老师是站着讲完的。”学生预备党员高媛动容地说,陈老师对党的忠诚与信仰感染了自己和很多同学,大家都在思索入党后该如何保持像老师一样的认真、纯粹。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陈均杰说,学生党建工作特别需要认真细心,因为这关系到青年党员思想正不正的问题。每年,经管学院的毕业生党员档案工作都由他把关,小到有没有错别字,大到材料是否客观真实,他都一一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就严肃提出,绝不“手软”。“党员学生代表了学生中的先进力量,接收单位如果发现他的档案漏洞百出,会怎么看待这个学生?又会怎么看待我们学校?我要把好这个关口,让用人单位感受到我们学校严谨的治学态度,感受到我们学生党员实事求是的好品质。”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陈均杰还组织了一个“退休关工委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的成员都是学校退休的老党员,他们在陈均杰的带领下自愿聚集在党员活动室,一遍一遍、一份一份地给毕业生们检查档案——他们成了学生们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整理线,确保学生正确、完整地踏上人生征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均杰曾与学生在校园里一起种下一棵小树苗,这棵树苗如今已经长到二十几米高。“学生成才了,树木长大了,我也老了,这是自然规律。树需要经常耕耘、施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就像我们的学生,有了老师的培养、教育和关心,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他始终是那一名辛勤的种树人,将自己的爱化作繁枝茂叶,庇荫学生的幸福前程。(通讯员 陈竹 记者 刘飘逸 )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571次访问,全刊已有635050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