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第01版:要闻

进一步加强精准就业指导,力争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李娜)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6月18日,我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对2021届毕业生后续就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在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精准就业指导,力争实现我校2021届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会议通报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形势分析、学校应对举措,并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后续安排进行了详细部署。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表示将按照学校就业工作的要求与部署,积极推进下一阶段的就业工作。  副校长钱国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学院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就业统计“四不准”要求,对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精准摸排,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分类指导,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保持就业率稳步提升,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付宏渊充分肯定了学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学校下一阶段的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付宏渊指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要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要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改进学生就业观念,树牢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引导广大学生心中“有国有家”,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和祖国、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付宏渊强调,要积极实施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措施,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落实好“一生一策”,持续关注重点群体,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的温度、高度和速度,尽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

要在新岗位上践行“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曹婷)6月18日,我校2021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在云塘校区一办六会议室举行,来自各学院的25位毕业生代表参加座谈会。校长曹一家在座谈会上与毕业生亲切交流,并寄语毕业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坚持不懈奋斗,在新岗位上践行“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  丰富阳光夜跑等运动形式,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运动兴趣;完善校园配套服务设施,适应同学们专业学习的需求;摸排实验室设备情况,为同学们的实践操作创造更佳条件……座谈会上,毕业生代表就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生管理服务、后勤生活服务等方面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曹一家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要求各部门落实好“为民办实事”要求,跟进解决好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曹一家指出,全体同学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重要嘱托,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他祝福2021届毕业生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走好未来人生路,并勉励全体同学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会上,毕业生们还畅谈成长收获、感恩师友教泽、共话美好未来。  即将前往中铁四局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工作的法学院学生张永博、即将前往中建五局工作的土木学院学生吴凡分别分享了自己在学校民兵连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进步和收获;考取湖南省税务局沅江分局公务员的经管学院学生邓嘉莉和考取山东省诸城市选调生的计通学院学生韩俊辉讲述了参加“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生工作、投身校园活动等经历;被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的计通学院学生王泓宇、汽机学院学生丁玉龙、留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经管学院学生万芙蓉则讲述了各自在实验室的科研学习生活、参与爬绳运输机器人研发和项目推动的故事……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秉持“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长理特质,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在火热青春中实现人生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副校长刘朝晖、钱国平出席座谈会。校领导为参会毕业生代表赠送了长理特色文创纪念品。

我校学子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二等奖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张志武)日前,第23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落幕。我校2018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王曦瑶、2019级翻译专业本科生黎泽萍在外语学院王浩萍老师的指导下,荣获该项赛事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外语测评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已纳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全国性英语辩论赛事。自2018年起,我校英语类专业大学生连续3年(2020年停办)在该项赛事中获得全国总决赛奖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本届大赛共分校园选拔赛、地区复赛、决赛3个阶段,自今年3月启动,共有来自全国400多所高校的上千名大学生参赛。王曦瑶、黎泽萍两名同学经过地区复赛选拔,以华南赛区亚军的好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本次决赛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行,我校参赛选手与全国各大赛区选拔出的127支队伍同台竞技,经过两天八场的高强度循环赛终获胜出。

我校教师获省大中小学“讲党史 颂党恩”微宣讲比赛一等奖

摘要:  本报讯(记者 叶正芳)6月19日,我校教师李慧在湖南省大中小学“讲党史、颂党恩”微宣讲比赛决赛中获一等奖。本次比赛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湖南教育电视台协办,是我省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宣讲品牌活动。  湖南省大中小学“讲党史、颂党恩”微宣讲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历时两个月,全省各高校、市州教育(体)局均派选手参赛,全省共有高校组20位选手、中小学组10位选手进入决赛。比赛现场,选手们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光辉历史,讲故事、讲史实、讲道理,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创造不朽业绩、孕育伟大精神的光辉历程。  李慧以《信仰的力量》为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女创始人向警予用热血铸忠魂、为崇高信仰奋斗并献出生命的感人故事。宣讲紧扣信仰、信念、信心对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作用,深刻阐述了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伟力,引领无数共产党人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让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也激励广大师生要坚定信仰,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此次比赛,同时通过以赛促学广泛宣传发动师生,组建了青年学生宣讲团,组织百名教师接力讲述党史故事,开展校内外宣讲百余场,形成了“人人学党史,人人讲党史”的良好氛围。

我校师生获地下空间创新大赛概念设计第二名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蒋中明)6月17日,第二届地下空间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我校水利学院研究生廖峻慧、肖喆臻在水利学院蒋中明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地下空间概念设计项目《废弃矿井采空区改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获大赛第二名。  《废弃矿井采空区改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项目针对我国现存的大量废弃地下空间的绿色再利用问题,提出将废弃矿井采空区改建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的创新设计方法,其核心创新思想是利用隔水层—含水层—采空区—含水层—隔水层这种特定地层结构中的废弃空间建设高压压缩空气地下储气库,实现对高压压缩空气的自然封存。该设计利用大量采空区建设地下储气库,在运行期可有效平衡采空区地层压力,从而有效解决了采空区因塌陷引起的环境破坏问题,也可大幅度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钟再群出席我校“水利特岗生”素质提升工程启动仪式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刘灿)近日,我校举行“水利特岗生”素质提升工程启动仪式。湖南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钟再群,校党委副书记蒋昌波等领导出席仪式。  会议全面回顾了一年来学校“水利特岗生”的培养情况,全方位展示了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汲取思想伟力、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专业认识和强化责任担当的系列举措。  钟再群充分肯定了学校长期以来坚持立足湖南,积极贯彻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在深度参与湖南发展实践中抢抓发展机遇,为湖南水利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他期待学校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落实好“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将国家相关政策、新时代水利精神等融入“水利特岗生”的培养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基层水情,为构建湖南水网提供人才支撑。  蒋昌波宣读了《长沙理工大学“水利特岗生”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表示学校将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以增强“水利特岗生”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按照“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长理特质人才标准,引导“水利特岗生”扎根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基层。  仪式上,全体“水利特岗生”集中宣誓,将秉承校训精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校期间扎实学习、积极实践,努力为湖南基层水利事业建新功。会后,全体学生集中参观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并开展团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图说新闻

摘要: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增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感悟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我校于近日举办了红色建筑模型大赛。模型复刻了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新民学会旧址等红色建筑,无论是整体外观还是内部细节,都还原了建筑本身的形体和恢弘的历史感。图为大赛评委在展厅内为模型评分。(文/黄皓 任紫睿 图/朱杰)

初心如磐映夕阳

摘要:  他教书育人近60载,桃李满天下,退休19年仍一直处于在岗状态;他奔走100余座城市,主动为近5000名学子推荐工作单位,从未接受过一分钱报酬;他积极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坚持每学期为新生、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将党的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学生脑中心中;他的事迹受到中央电视台13台连续三集播出、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他也先后获评“2019年湖南省十大教育人物”、2020年第三季度“长沙好人·身边雷锋”、第六届“长沙市道德模范”……他是我校退休党员教师陈均杰。  他曾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为学生服务是我一辈子的初心,为学生保驾护航是我一辈子的使命。”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的两万多个日子里,他一直将学生放在心尖上。即使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他也依旧坚守着如磐初心,像一轮尽力散发余热的夕阳,如火般灿烂,如霞般瑰丽。不退休的就业专干  1964年,陈均杰从长沙水利电力学校毕业后留校担任团委干事,后被任命为电力系总支副书记、能动系总支书记。兢兢业业从事了近40年高校工作后,退休的他依然闲不下来,主动要求承担学校经管学院的就业指导、关工委及党建工作,并担任班主任,这一忙又是近20年。  经管学院每年有800多人毕业,每位学生离开母校时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陈均杰最大的心愿。多年来,他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学生,甚至亲自带领学生到招聘会现场向单位推荐。他帮助指导就业的学生主要有四类:家庭特别困难的、边远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善表达的,还有在他心中特别优秀的。  2019届毕业生黎冬梅父母早逝、家庭条件困难,虽然品学兼优,找工作时却因身高问题而屡次碰壁。陈均杰得知她的情况后,酷暑天带着她在招聘会上一家单位一家单位面试,不辞辛苦地向各单位推荐这名优秀懂事的学生。最终,黎冬梅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她对陈均杰充满感激:“陈老师就像我家中的长辈一样,事无巨细地耐心指导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陈均杰还经常利用自己丰富的校友资源,为学校到全国各地联系校友单位,开拓就业市场。每到一个校友单位,他都会详细介绍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情况,同时就企业用人需求向校友征集意见,帮在校生寻找就业机会。  虽然长期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眼疾,且年事渐高,但陈均杰的工作状态却从不输年轻人。他被誉为学生就业的“最强推销员”,一双脚、一只装着药品和护腰及上千张卡片的旧皮箱,就是他推销的全部法宝。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退休以来,陈均杰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100多座城市,联系了1000多家单位,参加过3000多场招聘会,义务帮助300多名学生(其中包括100多名困难学生)顺利就业,为近5000名学子推荐联络工作单位。不下岗的班主任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是人一生中很关键的一步。陈均杰深知这一点,他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引路,帮助他们走好、走稳这一步路——这件事情他坚持了19年,无论什么都阻挡不了。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企业大规模裁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陈均杰在居家的同时放心不下学生,积极向学校招生就业处和各院系推送就业信息,并用微信和学生们保持联系,及时告知他们招聘信息。这期间,学生喻龙成功入职湖南宇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刘挺顺利入职学校化学学院……这些消息让他喜笑颜开:“我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事就是我自己孩子的事。”  在陈均杰的抽屉里有一叠厚厚的车票,是他多年来带着学生赴各地找工作的车票票根,被他视为宝贵的财富。他去各校友单位交流时,所到之处校友们都热忱接待、如面亲人。这是他在57年的教师生涯里,把学生教成了儿女、既严格要求又温暖付出的结果。  陈均杰曾任正式在职班主任38年,又退休返聘担任班主任19年,先后担任了44个班的班主任,带出了3000多名学生,最早的学生是70年代毕业生。他对学生学习上抓得紧,生活上也管得“宽”。哪个学生经济条件不好,哪个学生家庭情况复杂,陈均杰的心里都有本账。在物资匮乏年代,他与学生共用一双运动鞋,家里成了学生的第二食堂,谁没钱了都上他家吃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杏桃是陈均杰的学生,他获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观礼时,第一时间就给陈均杰打电话报告喜讯;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市场处处长卢勇每次到长沙第一件事,就是看望陈均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陈老师身体力行地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我愿一直向他看齐。”正是被陈均杰的孜孜不倦、兢兢业业所感染,他的学生庄奕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成为一名辅导员,全心全意辅导学生成长成才,并获评学校“十佳辅导员”。不褪色的党建组织员  四十多年前的春天,陈均杰特意换上妻子准备好的白色衬衣,佩戴好鲜艳耀眼的党徽。在党旗下,他一字一句地承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多年来,他一直努力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直到现在,他也坚持每学期给学生上两次党课,一次是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次是学生党员干部培训课。因为多年伏案工作,他的左眼视力只有0.1,又不会用电脑,只能手写教案,每一次备课都尤为吃力。但他仍然保证“一课一备”,用一摞又一摞书写工整规范的手稿向同学们阐释着一名老党员的初心。  “长达两个小时的党课,八十岁的陈老师是站着讲完的。”学生预备党员高媛动容地说,陈老师对党的忠诚与信仰感染了自己和很多同学,大家都在思索入党后该如何保持像老师一样的认真、纯粹。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陈均杰说,学生党建工作特别需要认真细心,因为这关系到青年党员思想正不正的问题。每年,经管学院的毕业生党员档案工作都由他把关,小到有没有错别字,大到材料是否客观真实,他都一一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就严肃提出,绝不“手软”。“党员学生代表了学生中的先进力量,接收单位如果发现他的档案漏洞百出,会怎么看待这个学生?又会怎么看待我们学校?我要把好这个关口,让用人单位感受到我们学校严谨的治学态度,感受到我们学生党员实事求是的好品质。”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陈均杰还组织了一个“退休关工委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的成员都是学校退休的老党员,他们在陈均杰的带领下自愿聚集在党员活动室,一遍一遍、一份一份地给毕业生们检查档案——他们成了学生们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整理线,确保学生正确、完整地踏上人生征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均杰曾与学生在校园里一起种下一棵小树苗,这棵树苗如今已经长到二十几米高。“学生成才了,树木长大了,我也老了,这是自然规律。树需要经常耕耘、施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就像我们的学生,有了老师的培养、教育和关心,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他始终是那一名辛勤的种树人,将自己的爱化作繁枝茂叶,庇荫学生的幸福前程。(通讯员 陈竹 记者 刘飘逸 )

第02版:综合

省委教育工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国华来校作专题报告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谢满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6月17日,校机关党委邀请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主任、书记刘国华教授来校作题为《从中共党史看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的专题报告。副校长钱国平出席报告会,机关党委240余名党员参加了报告会。  刘国华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现实、当前国际与国内的形势,精辟阐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他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征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抗争史,舍生取义、追求真理的英雄史,无私无我、为民服务的奉献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史。他从“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自力更生——经济逐步腾飞”“敢于亮剑——打出军威国威”“砥砺前行——不断创造奇迹”四个方面深入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从“进入新时代”“高举新旗帜”“明确新矛盾”“迈开新步伐”四个角度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他强调,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追求真理;明初心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辨大局明方向,坚定必胜信心;乐于奋斗奉献,敢于担当作为;坚持立党为公,守住纪律底线。

我校为“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相关工作建言献策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刘燕婷)6月15日,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湖南省专利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的执法检查征求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的意见。我校副校长曾祥君应邀出席并作交流发言。  座谈会上,来自中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公司、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和我校的与会代表先后就“一法一条例”的学习宣传情况、如何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更好地运用“一法一条例”、如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曾祥君在会上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工作,针对“一法一条例”制定了相关制度、采取了相关举措,为学校提升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切实提供保障。他强调,学校在“十四五”时期将深入贯彻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围绕湖南产业布局,组建“三高四新”战略研究院、“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研究院、洞庭湖研究院等一批新型智库(研究院),聚焦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新能源与智慧电网、先进储能材料等十大重点任务着力攻关,努力成为湖南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我校有序开展新冠疫苗第二针接种工作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孔凡志)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和部署,6月10日至15日,我校组织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第二针工作。临时疫苗接种点分别设置在金盆岭校区和云塘校区体育馆。此次接种对象为前期在校内集中接种了疫苗第一针、满足接种条件的师生。  学校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前期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排查摸底,高效完成了对接地方卫生疾控部门、接种物资准备、临时接种点布设、学生和教职工的组织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按照接种要求,疫苗接种现场仍设置等候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异常反应处置区5个工作区和20个接种台。前来接种的师生在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引导下,依序按照要求和流程接种疫苗。相关流程环环相扣,接种工作有序推进,现场秩序井然。  接种期间,校党委书记付宏渊,校党委副书记蒋昌波,副校长蒋璟萍、胡永乐、钱国平,校纪委书记徐桂林等校领导到场了解师生疫苗接种情况,慰问工作人员,并检查指导相关工作。  截至目前,学校已有近4万名师生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

第03版:校园

【记者观察】传统节日如何在“加料”中“提鲜”?

摘要:  又是一年粽飘香。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庆祝传统节日的同时,也不断为之增添新的时代内涵。传统节日该如何在“加料”中“提鲜”,更好地涵养和传承传统文化呢?给传统节日“加点料”  如今的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被越来越多富有创新意识的人们“加料”,不仅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也让传统文化资源绽放出现代经济价值的光芒。  “端午节当天,我在学校吃了粽子,还在网上观看了赛龙舟。”经管学院学生郜哲喜欢“楚辞”、敬仰屈原,对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情感,吃粽子、看赛龙舟已经成为他过端午节的习惯。互联网的发达和便捷,让他可以很轻松地坐在电脑前就能观赏到精彩纷呈的节日活动。  “云过节”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节日选择。节日当天,水利学院学生龙迪帆一早就在社交软件上给亲朋好友发红包、送祝福了,网上“云过节”拉近了她与异地亲友的心灵距离,“在节日里给亲友们发了祝福后,可以趁机和平时不怎么联系的同学交流一下,聊聊近况。”  端午节也是厚植家国情怀的契机。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节日前后,我校不少学院安排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其中,水利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青年讲师团成员邹勇松走进湘府英才小学,以“青春心向党,献礼100年”为主题为小学生上了一堂微党课。他用故事分享、图片视频展示等形式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党的百年历史。“正是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帮助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我才得以获得新生。希望小朋友们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共筑中国梦。”  新的过节方式并不仅限于端午节,其它节日也有了新的过法。如今,春节里全家一起出游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过年方式,清明节进行网上扫墓、网上送花活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中秋节里口味各异的月饼也满足了人们的不同喜好。  但是,也有人剑走偏锋,以恶搞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为趣。文新学院学生杨智巍对此表示:“对这种低俗的恶搞行为不应该放纵,而要去理智看待。这种恶搞行为出现的根本原因,我觉得还是因为创作者对习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够理解,没有产生真正的文化认同。”现代生活“烩炒”传统文化  根植于古老传统的节日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演变,究其原因,既离不开民间因农事民俗、生产生活的自发调整,也离不开官方有意识的重构。  旧时的劳动方式、劳动环境、职业性质在现代产生了变化,是传统节日有了新过法的原因之一。交通学院研究生王创业还记得,小时候由于城镇乡村地域较小,生活范围比较集中,所以不但节日里要走亲访友,平时也会走动得比较频繁,“现在由于学习、工作,我们往往与亲友不在同一个城镇或乡村,所以电话、网络成为联系情感的替代方式。”  科技的进步也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利学院学生李凡儿时跟着爸爸在春节前后祭灶、放烟花,当家里用微波炉、电磁炉、烤箱来做饭后,他已许久不曾听爸爸提起过“灶王爷”了。  传统节日在今天得以良性发展和延续,还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引导。比如,今年的清明节,民政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倡导大家用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来寄托哀思。  “传统节日是情感的一个寄托。中国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不盲目追随新的活动和方式,但也不要拒绝改变。”文新学院教师谢玉光表示,过好传统节日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需要依托传统节日的形式才能够深入人心。现代社会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昧地因循守旧,自然会被大家所排斥。要适应现代生活,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需要有所创新。让传统节日时尚“提鲜”  既然传统节日需要创新性改变,才能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不断得以传承,那我们应该如何让传统节日在加入当今的时尚元素后进一步“提鲜”呢?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活动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回答了屈原2000$多年前发出的“天问”,不少地方在端午期间开设相关航天展引来游人如织;河南卫视创新采用了“网剧+网综”的形式,推出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成了端午节期间最受关注和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不到两分钟的水下中国风舞蹈《洛神水赋》里,舞蹈演员时而拂袖起舞,时而拨裙回转,实在让人惊艳!”经管学院学生黄子希看完节目后,加深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热爱。  河南卫视端午节目受网友们追捧,让我们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和传播形式,不应该局限于诗词歌赋的朗诵或是答题竞赛的比拼,还有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等待我们去挖掘。  “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变化,只有懂得它的源头才能守住它的意义。”外语学院辅导员龙洋表示,虽然过节方式在随着时代变化,但传统节日丰厚的文化内涵依然富含魅力、润泽心灵。  我们应该知道清明节不止是寄托哀思还可踏青春游、中秋节不止是团圆寄情还可赏月观潮、重阳节不止是敬老祭祖还可赏菊登高……中国的节日文化底蕴深厚,是我们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力量,其魅力也影响了不少国际友人。  国际学院在端午前后连续开展了两场“粽叶飘香,丝线传情”国际青年文化沙龙活动。中外学生听老师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以及习俗后,进行了端午节习俗竞答。留学生们拿起丝线缝制五彩香囊,虽然香囊的线条歪歪扭扭,但他们兴致盎然。中外学生一起包着粽子,讨论着“甜咸粽子哪个更好吃”,还根据形状给粽子起了“宝塔粽”“雨后春笋粽”“五花大绑粽”等有趣的名字。  国际学院院长吴迪龙表示:“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弘扬端午文化,正是为了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记者 李潇玲 学生记者 廖莹 张宇萍)

【云影之声】话题:童年趣忆

摘要: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流连于旋律,我们悄然成长,纵使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但童心永存。那段纯粹而素白的时光始终是我们记忆深处的宝藏。  外语学院教师杨龙秀:童年记忆里,家里或是邻居家杀鸡时,我们会守着等着拔鸡毛。鸡毛可以用来做毽子,对我们来说简直跟宝贝一样。没杀鸡时我们也会去抓鸡,把漂亮的尾羽拔下来,在翅膀拔两根很长很硬的羽毛做毽子的中空管。那时的小朋友在一起会炫耀比拼谁的鸡毛漂亮,看到别人的毽子上的鸡毛五颜六色就会十分羡慕。我们童年时虽然玩具少,但自己做玩具的过程真的很有意思,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直到现在很多东西我也选择尽量自己做。  心理中心老师李子萱:我小时和爷爷奶奶生活,乡村的青山、农田、缀着星星的夜空都是很美的风景。小时候爷爷送我上学,遇到雨季,乡下的道路被淹没时,爷爷就会一手打伞,一手把我夹在胳肢窝里。有一次到学校时,我满脸都是泥巴水,结果学校不上课,我们爷俩又返回家,到家时我已成为一个泥人。  经管学院本科生罗苑兮:“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小时候和朋友们一块儿跳皮筋时,我们都会哼唱这首童谣。我和朋友们会在教室外、小区内或操场上等一些开阔的地方玩这个游戏:左右各站一个人,把皮筋固定在脚踝的位置拉直使其富有弹性,其他小朋友就可以边唱边来回踏跳。那会儿最激动开心的便是学会了新玩法,一放学我们便立马实践。  土木学院本科生宋顺:我童年最喜欢玩捉迷藏。我当时住在小县城,十几个相熟的小男孩放学写完作业就聚在一起玩游戏。有一次,我躲在废品站的纸箱堆上面,以为这里肯定安全。但是因为我晃来晃去,把那一摞废纸堆碰倒了。虽然我被废品站老板抓住的时候很慌张,但现在想起来觉得太有意思了!  文新学院本科生黄颖:夸张地说,“摩尔庄园”这个电脑游戏几乎是我童年的精神支柱。后来,由于系统维修停服了几年,我也要去寄宿学校上学,所以没继续玩下去。现在我重新下载了它的手游版后,发现虽然游戏的画面更精美、内容更丰富、场景也扩充了,但是童年的感觉却找不回了。  交通学院本科生李佳璇:小时候,学校后面的花鸟市场和小卖部总是有各种新奇玩意;奶奶家院子后面的小山包上全是草,可以从上面坐着滑下来;小区外一个小山包上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家乡河西和河东的空气是不一样的,河东全是烟尘味。现在这些地方建起了高楼,小山包被挖掉了,以前常去的店铺也换了装修,变得高大上却陌生,童年的痕迹也随之远了。  汽机学院本科生马骏:我们回族有开斋节,逢节家家户户都要早起打扫院子、沐浴净身、一整天都不能吃东西。小时候的这一天,我总是很饿,但也只得忍着。平时爸妈会用面粉做油香、馓子,香香甜甜的,是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美食。我还会在村里河边拿砖头做个小炉子,生堆火,再把家里带来的土豆丢进去。土豆被烤得黑不溜秋的,我们也不嫌弃,还觉得香,最后吃得满脸黑灰,特别逗。(学生记者 彭骏捷 郭万晟 游明卫)

【光影记忆】夏日

摘要:  夏至的太阳为我们带来了一年中最长的白昼,也昭示着盛夏的到来。长理的夏天,有朝气,也有意趣。自习室里的空调为专心学习的学子们带来丝丝凉意。(摄影 陈姿)校园里的树已有不少年头,树荫为师生遮挡了暑意,洒落一地斑驳阳光。(摄影 游明卫)夏日正是为被褥除尘去螨的好时候。(摄影 何思羽)鱼戏莲叶间。(摄影 游明卫)

【青春展台】笔记本里的青春

摘要: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各形各色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知识点和错题、生活细节和心情、总结和计划……可以说,笔记本里记下了我们的青春。记录成长轨迹  建筑学院学生杨殊畅有一本高中化学笔记本。“这本笔记本跟着我很久了,是我高考后唯一没卖掉的本子,因为舍不得。”  这是一本活页笔记本。最初,她并不是直接在这本本子上记笔记,而是随便把笔记抄写在书上,直到书上写不下了才使用其他的笔记本。偶然得到这本活页本后,她便再也没有换过。  一个人成长的变化会体现在方方面面,从笔记本上也能看出许多。  常言道,字如其人。翻开笔记本,可以看到,上面的字迹从一开始的略显稚嫩变得逐渐整洁大方,字体的颜色也从最初的五颜六色变得逐渐单一。“其实我很喜欢用彩笔把笔记标注成各种颜色,等回过头来看时,我可以通过本子上主色调的变化,联想起自己当时记笔记的心情。但是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后来不得不改变习惯。”  随着字迹的变化,杨殊畅也在慢慢成长,她学到得更多、懂得更多,也变得逐渐成熟稳重、落落大方起来。  由于高中时的杨殊畅很喜欢化学,所以她的化学笔记总是记得格外认真,整整齐齐地记载了一个个知识点,有自己的总结、有易忘易错的知识合集,也有她为参加化学竞赛而记的培训要点。笔记本见证了她为梦想为热爱的坚持与奋斗。  如今,上了大学的杨殊畅再也用不到这本笔记本了,但它仍躺在她书桌的抽屉里,成为她青春回忆的一部分。见证友情岁月  经管学院大一学生尹倪倩,去年还是洞口一中一名普通的高考生。手账本是她与自己对话的工具,“在高考前的那段日子里,手账本就是我的树洞,让我宣泄了学习上的压力。”  高考前的时光似乎特别难熬,幸好尹倪倩有同桌的陪伴。同桌是一个数理化很好但英语欠佳的男生,尹倪倩恰恰相反,数理化不理想,但英语成绩优异。  在互为同桌的两个月里,尹倪倩在同桌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她把和同桌相处的细节记进了手账本里。  “今天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他能够很专注地写完一整张试卷,就像是进了一个仅自己可入的世界”“今天数学考得好烂,有点灰心,但他英语考得更烂,却还是很认真地学英语”……尹倪倩发现了同桌身上的闪光点,并暗暗下决心向他学习。  他们课后一起讨论题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考试结束后互相对比,找出失分原因、相互鼓劲。慢慢地,尹倪倩在学习上突破了瓶颈,成绩有了提升。  虽然和同桌在高中毕业后联系得很少,但是翻开手账本就像回到那段时光。回想那时,尹倪倩的内心一片柔软,充满感恩,“那个时候的我们都在为着考上大学努力学习,那个时候的我们仿佛身上有光。”承载青春坚持  汽机学院学生王乐君刚刚升上高中时,面对新的校园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一切都那么陌生,这让本就不太开朗的她倍感孤独,只好埋头于学习。  不巧的是,教王乐君班级生物的老师受了伤,来代课的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这让她在一些知识点的衔接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这时,班主任老师在课上提了一句“可以去借别的班的笔记”,班上其他同学都把这句话当成玩笑,王乐君却当了真。她跑到别的班上厚着脸皮借来笔记,一边抄一边背。“那时挺难受的,因为错过了很多课,很多知识点我都没学过,笔记越看越慌、越看越迷茫,还好坚持抄完了也学下来了。”  每当同学们聊天、玩耍时,王乐君很想加入,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也没有人注意到她的情绪。她懊恼地揉着笔记本的纸角,默默地继续抄笔记。  每次考试前的几个小时,王乐君都会找一个角落,安静地把笔记本从头到尾看一遍。通过字迹的工整或是潦草,她可以看出自己当时的学习状态,从而进行反省总结。每次她翻看后,笔记本上总是沾满了汗渍。  因为经常翻看,王乐君对笔记本里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她能记住哪个知识点在哪一页的哪个角落、能记得它的旁边是有个油渍还是被画了个圆圈……“每次翻看笔记,我都会感到不可思议,我怎么就写了这么多字呢?”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虽不算美丽,可都是由王乐君一笔一画写下的。那沉甸甸的一本笔记装的不只是知识,还有那个女孩青春期的可贵坚持。(学生记者 郭万晟 王荣钰)

第04版:副刊

【“四史”学习教育之读书明理】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摘要:  我曾和同事到延川县梁家河参观了习近平同志的知青旧居,并在现场聆听了延安大学王东维教授的报告《知青情·知青理·知青魂》,回来后又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下简称《岁月》)。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岁月,将习近平锤炼成了黄土地的儿子,成为日后治国理政的历史起点。  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发动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以实践做出了诠释。1969年1月,年龄尚不足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即便作为“黑帮子弟”处境艰难,但他坚持追求真理和进步,始终对党充满信心,矢志要为群众办实事。与他同窑洞住过的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七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八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十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方入团入党。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了梁家河的一员,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  艰难困苦是砥砺青春的“磨刀石”。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青年习近平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所要求的知识青年的人生选择。习近平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广袤的黄土地上。正如一位受访者说的:“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在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他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从16岁刚来到黄土地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细品《岁月》,青年学子无疑会对这段话有更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勤学实干是青春飞扬的通行证。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渴求知识,留下了许多读书的佳话轶事,如煤油灯下看书鼻孔因油烟被熏黑,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他的博学多才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在梁家河的几年里,他一直苦干实干,同他一起劳动过的王宪平说他“很卖力气,肯吃苦,一点儿都不惜力”,因而被誉为“好后生”。当上村支书后,他大刀阔斧地抓生产,组织农民打坝打井,改革创新生产组织方式,设立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磨坊,在全省率先引进沼气新技术,实干苦干创新干,让全村较短时间内就焕发勃勃生机,也让自己的青春在梁家河熠熠发光,格外生辉。  矢志为人民谋福祉。七年的岁月,让习近平更加深入了解了最底层农民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告别了最初的迷惘和彷徨,他找到了坚定的目标,建立起了对党、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说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从《岁月》中可清晰看到,这一执政理念的形成,奠基于在梁家河村的最初执政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疑也发轫于梁家河。可以说,总书记从梁家河读懂了民心,梁家河“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  铸就干事创业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雄才伟略和担当作为来自梁家河的磨炼。青年习近平插队在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这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而他是陕北知青中年龄最小、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严酷的政治考验,磨炼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英勇气概。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在组织上要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他没有患得患失推脱,而是毅然决然担起责任,在带领乡亲们干事创业的实践中,“干一件成一件,没有哪件事情是半途而废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办法克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力挽狂澜,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无疑与他这种意志品质和敢于担当的英勇气概密不可分。  永葆赤子情怀本色。“近平对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再糙的饭也吃得香”。从把自己好点的粮食与老乡交换,到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无不真诚相待;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把蓝色大衣送给上师范的武晖,到把粮票和钱悄悄压在做派饭的房东碗底下;从“解衣推食”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送给讨吃老汉,到离开梁家河多年后还给吕侯生治病;从在赵家河村“整队”果断治理神车沟,到在梁家河村打淤地坝办沼气,无不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怀。这样的赤子情怀,让梁家河村民对他也一往情深,举村为他上大学送行。这样的赤子情怀使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对普通群众充满真情,这充分体现在他成为总书记后开展的精准扶贫等诸多治国理政实践中。  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起点。《岁月》让我们从源头上更加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核心成长的实践根基,从源头上深刻理解人民领袖诞生的历史逻辑,从源头上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理论根脉。

【菁菁校园】流年

摘要:  池尔站在寝室门口,他刚刚去上一层楼打了点热水回来,他们的“校级优秀寝室”牌匾没有挂在门的上方,而是挂在了门中间一点,正好和池尔等高。这块牌子已经挂了三年了,大一还只被评为“院级优秀寝室”。  池尔把热水壶放在地上,突然有一种一眼万年的感觉,门上的那层厚玻璃成了万花筒,一千四百多个玫瑰色的清晨一闪而过。四年前,他踮起脚尖透过玻璃看向寝室,然后用钥匙旋开锁,一股沉稳又跳跃的味道没入他的鼻腔,这种感觉就像少先队的小朋友第一次笨拙地为自己系上红领巾。有两张床已经铺好了,看来我是最后一个到的,池尔心想。  二号床前几双篮球鞋大大咧咧地舒展着,打开但还未整理的箱子上贴满了篮球明星的照片。不同于二号床洋溢着的青春活力,三号床异乎整齐,像讲台上密封的试卷,绿色邮筒里安静的信。  正想着。  “池尔,你的170。”锁被旋开,迷彩军装像一袋粮食稳稳地立在他的脚下。  “我是三号床陈焉,刚刚和许空临去体育馆领这个,咱仨儿放在一起的,就顺道带回来了。”池尔的“谢谢”像一个彩虹滑道上的孩子,流畅得让人嘴角上扬。“哦,空临去买水了,那家伙,9月中旬还喝冰的。”“你先整理吧,不打扰你啦。”陈焉的语气里漫出一种熟络感,仿佛已是多年的好友。  一晃眼,他们也四年了。前天去拍毕业照的时候,池尔半蹲在第二排,许空临和陈焉站在第四排,晚霞轻盈地弥漫在天边,裹挟着蝉鸣的一阵小风吹到脸上竟有丝丝惬适,往常这可是燥热的源头啊。许空临要池尔回头,对他扮了一个大大的鬼脸。陈焉敲了一下许空临的头:“池尔,别理他。”  第二排的池尔仍是半蹲着,却轻松了许多,他被某种平和又绵长的感动紧紧包裹着。他认真地望向镜头,如同一个手握5元一定要挑选出最心仪的冰淇淋的孩童,咔嚓声里闪过四年。  他们都生于1999年的尾巴,互嘲着“上个世纪的老人”,每到喜悦感落地有声的12月,每个人都抱有期待感而同时准备着;他们最爱食堂四楼的重庆鸡公煲,标准的三人份百吃不腻;5月开始,卖冰镇西瓜的老爷爷慢慢悠悠地逛着,他开得一定不快,因为每几十步就得停一次。西瓜放在寝室里,三把铁勺子在手中,三个人争着抢着;没课的晴天,许空临一定在球场,陈焉和池尔一道从图书馆出来,捎上一瓶常温的水带给他,“烫死了,烫死了,怎么不是冰的。”许空临的台词就没变过。  张牙舞爪地蔓延的思绪收回来时,池尔在某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越是稀松平常,越难能可贵,反而那些颇有仪式感的事情,只需要在遇到时珍视一下。  比如这场即将到来的告别。  它来得如此迅疾,像拉满弓后射出的箭。它不打招呼,以为能击中每个人的心。  池尔笑,笑这场告别自导自演却未刮起斑斓之风,但他笑得也太假了,像热铁上的一滴水,转瞬即逝。  他想换个睡衣再坐一次寝室的床,浸在四年来那种坦荡干净的氛围里。  他端起热水壶准备开门,但钥匙却如同在裤兜里生根一般,怎么拿都拿不出来了。

【至爱亲情】针线盒里的旧时光

摘要:  阳光洒在奶奶身上,映衬着银白的发丝、深蓝的绒衫。院子里,她低头忙碌,专注的目光为午后增添了几分安宁与慈祥,褪了色的针线盒躺在一旁,与盒里叫嚣的各色线圈格格不入,脱了漆的六个边角已被打磨得光滑,保存较好的花朵样式环绕在天安门图案的四周仿佛在昭示主人对它的爱惜。  奶奶中年时,这个针线盒便与她形影不离了,它在奶奶的缝缝补补中迎来朝霞,送走日落,给人以岁月悠长、时光静好之感。我曾问过奶奶针线盒的来历,本以为背后会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但奶奶表示它只是她离家时随手带过来的。当时不解,既然它只是一个平常的旧针线盒,为何奶奶还如此珍视它呢?现在终于明白了问题的答案,奶奶独自迁居,这个看似普通的旧针线盒却承载了跨越几千里的乡思、乡愁,还有一份对家人的思念与对旧时光的怀念,因而它有着不同寻常的珍贵。  清晨,奶奶总是小心翼翼地打开针线盒,熟练地从众多细密的隔层中准确地找出那与手中布料花色相同的线圈,开始新一天的忙碌,缝补着属于她的旧时光,定格在疾驰而去的时间里,只有那偶尔下滑的金丝边老花镜记得时光的流转,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时代用先进的制作工艺让针线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也让这个工作多年的旧针线盒渐渐退出了奶奶的生活舞台。仍记得那天,奶奶把里面的各色线圈缠绕整齐,规规整整地摆放在盒子的各个隔层中,又把它仔仔细细地擦拭了几遍,甚至连盖子四周的术状条纹都擦拭得一尘不染后,才郑重地将它放进柜子里。  再一次见到旧针线盒是奶奶叫我帮她穿针引线,时光染白了奶奶的头发,也让她的老花眼越发严重了。我望向那躺在一旁的旧针线盒,它在我看不见的时光中陪伴着奶奶一起慢慢地变老,它的颜色越发暗淡,六个边角越发光滑,光秃秃的金属材质被越来越多地暴露在那鲜亮的漆面下,中心的图案好像被添加了一层怀旧风的滤镜,为它又增添了几分年代感,而里面的各色线圈却好像吃了“不老药”,明艳依旧,与外部“沧桑”的针线盒格格不入。我穿好了针线,把它递给了奶奶,好奇她要做些什么,只见她拿出一条我几天前穿过的牛仔裤,而后把裤子由外面翻到里面,目标明确拾起右面的裤脚,细致地缝补起一处脱了线的地方,或许是之前出去时无意间剐蹭的,只是我还没有发现,奶奶她却注意到了……旧针线盒躺在时光中慢慢变老,针线缝缝补补争分夺秒,奶奶的手中织就着旧时光,也织就着不经意间、未说出口的爱。

【呵笔成诗】梦游康桥

摘要:苍白的石壁满缀艳丽的蔷薇盛放柔蜜的幻想和风中轻晃的媚斑驳的苍苔半倚古色的木栅哼唱舒缓的歌谣与细雨荡起双桨六月晚间的斜阳使康桥的遐思酝酿星光下的水声澎湃的灵魂在激荡梦幻迷离的倩影伫立在康桥河岸凝寂轻艳的美景停留在他的心间她在等,他在瞧康桥上的你康桥下的我一同在康桥的梦中揉碎

【“四史”学习教育之我心向党】邂逅苗家英雄

摘要:  我去贵州省纳雍县,本是参加扶贫采风相关活动,没想到在大山中兜兜转转,走入了英雄故里,与志愿军英雄刘兴文“不期而遇”。  那是在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的人民英雄广场,鲜红的国旗映衬下,英雄刘兴文的塑像高高矗立,他手握冲锋枪,望着远方,目光炯炯有神。当地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着刘兴文的生平事迹,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曾读过秦基伟将军的回忆录,时任刘兴文所在军军长的老将军,不吝笔墨写下了刘兴文的英雄壮举:在朴达峰阻击战中,目睹了连长、副指导员的英雄行为,19岁的苗族战士刘兴文发誓要为他们报仇,他提起一箱手榴弹,主动会同机枪排负伤战士赵金平坚守二排阵地。两人采取分工协作战术,远处之敌由赵金平用机枪消灭,近处之敌由刘兴文用手榴弹和爆破筒消灭,两人经常交换战斗位置迷惑敌人,战斗从当天中午打到夜幕深沉,历时七八个小时,击退了敌人11次冲击,毙伤敌军100余人,守住了阵地。  秦基伟将军一生征战无数,麾下英雄辈出,刘兴文的战斗事迹出现在其书中,自是将军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英雄故里,我对刘兴文有了更多的了解。1933年,刘兴文出生于纳雍县左鸠戛乡一个贫苦的苗族农民家庭,全家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日劳作不休,却换不来一日温饱。繁重的劳动和营养不足,使得刘兴文个子小小的、身子瘦瘦的。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南下部队解放了刘兴文的家乡。分得土地、谷物、家具、衣服的刘兴文一家,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年仅17岁的刘兴文主动跑到部队请求参军。连长和指导员当时看到这个个子矮矮、头发长长的苗族小伙,竟把他当成了姑娘,坚决不肯收他。但刘兴文毫不气馁,软磨硬泡,最终如愿穿上了军装。连队战士见他年纪小,身材矮小,又是苗族兵,都亲切地叫他“小苗”。  就是这个战士们眼中的“小苗”,苦练各项杀敌本领,成为朴达峰上顶天立地的栋梁。面对敌人的进攻,刘兴文所在的60炮班负责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由于战况激烈,没几天炮弹便打完了,他就拿起武器与战友们一起守卫阵地。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刘兴文义愤填膺,愈加充满斗志,于是就有了秦基伟将军回忆录中的那一段记述。  1951年5月30日至6月6日,历史记住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朴达峰阻击战,也记住了英雄刘兴文。成功完成阻击任务后,刘兴文因作战勇敢荣立一等功,被授予“青年的旗帜”等荣誉称号。1951年国庆,刘兴文入选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但不幸的是,返回朝鲜前线后,刘兴文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遇敌机轰炸光荣牺牲。得知这一消息,其所在的第45师师长崔建功十分悲痛,亲自抬棺送葬。  站在空旷的广场上,阵阵山风呼啸着从耳边划过,把沉浸在英雄事迹中的我带回了现实。沿着英雄塑像的视线望去,远处群山如黛,郁郁葱葱,山谷间不时有薄雾缥缈;近处屋舍俨然,路面整洁,车行人往井然有序。走出广场,我与偶遇的一位老乡攀谈起来,过去他主要种植玉米,虽然口粮不缺,但“穷”一直如影随形,直到前几年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木耳和其他食用菌,进行规模化土鸡养殖,才与“穷”说再见。“我们合作社分红时还上新闻了。”老乡笑容满面地对我说道。老乡的笑容英雄应该也会看到,这是告慰英雄最好的方式。更让老乡们欣慰的是,在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纳雍县是其中之一。看到这则新闻,我也开心地笑了,又想起在左鸠戛听到的芦笙曲,有老乡告诉我,芦笙最初是苗民用于吹响战斗冲锋的号角。我想,在英雄的家乡,芦笙会再次吹响,那是喜庆的乐章,更是踏上乡村振兴新征途的集结号。  刘兴文虽然倒下了,但无数个“刘兴文”站了起来。早在牺牲前,刘兴文的英雄事迹就被广为传颂,极大鼓舞了全军指战员的士气,家喻户晓的英雄黄继光就曾将刘兴文作为学习榜样,用这面“青年的旗帜”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被刘兴文深深影响的还有同样来自贵州的苗族战士龙世昌。  龙世昌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1951年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投身到抗美援朝的第一线。当龙世昌听说他与苗族英雄刘兴文同在一个营,还了解到刘兴文已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心里无比敬佩。待刘兴文从北京返回朝鲜后,龙世昌便跑去找他。刘兴文在异国他乡见到老乡,心情也是格外激动,还送给龙世昌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并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为苗族争光”的赠言。龙世昌暗下决心,要像刘兴文那样,苦练本领、杀敌立功。刘兴文牺牲后,他的精神更加激励着龙世昌奋勇向前,“为苗族争光”成为英雄精神的传承。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龙世昌主动要求参加爆破组。他提出自己要炸三个碉堡,第一个是为祖国为毛主席争光,第二个是为朝鲜人民报仇,第三个是为苗族争光。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在身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采取投掷手榴弹、利用敌人尸体等手段声东击西,炸毁多座敌人地堡。在摧毁最后一座地堡时,他将拉燃的爆破筒塞进敌人地堡,但刚一松手,敌人将爆破筒推了出来,他拣起冒烟的爆破筒又塞了进去,敌人又拼命地向外推,最后,他奋不顾身地用胸膛紧紧顶住爆破筒。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地堡炸毁了,龙世昌也永远留在了上甘岭。  龙世昌的家乡为了纪念他,将松桃县沙柳乡更名为世昌乡;1953年,龙世昌的母亲被选为贵州省各族人民国庆观礼团代表,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听说距纳雍县500多公里的松桃县有用英雄命名的广场,也有高高矗立的英雄塑像。在离开纳雍县返回单位途中,我特地前往观瞻。到达松桃县的世昌广场,已是华灯初上,远远望去,英雄手握爆破筒,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广场上,许多居民在休闲漫步,一派祥和安宁,这就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所写的“幸福”吧。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刘兴文与龙世昌,就是两位前仆后继的英雄和先锋,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为苗族争光”的誓言,成为志愿军群英谱中耀眼的“双子星”。他们是苗家的好儿郎,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  在广场上,我把预先准备好的鲜花,敬献到英雄塑像前。此时,广场的不远处有歌声响起: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03次访问,全刊已有641185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