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史”学习教育之读书明理】永远的道德楷模,不朽的科学丰碑

摘要: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噩耗传来,山河垂泪,举国同悲!袁老是我无比敬仰的科学家,是永远的道德楷模,不朽的科学丰碑。  袁老具有崇高的精神风范。“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早已不仅是作为一个单个的人的形象而存在,而是属于一种精神存在和象征。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优秀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的勇敢担当和高尚情怀。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他具有造福苍生、救世济民的高尚情怀。他从来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有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他是一个登上世界之巅、誉满全球的科学家,当他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同时到达了我国古代先贤所推崇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最高人生价值准则。有人称“袁隆平是一个世界顶尖级的、战略性的农业科学家,也是一个世界的、中国的平民科学家”(见陈启文著:《袁隆平的世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482页。以下简称“陈著”),他是当之无愧的。  袁老具有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他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在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发展之路上,他都站在杂交水稻研究的制高点,在培育出一代代杂交水稻品种的同时,袁老在杂交水稻的科学理论上也作出了前所未有、填补这一领域科学空白的贡献。在数十年的实践中,他为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从而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陈著,第481-482页)。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袁老的科学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他)每次从试验田回来都是满头大汗,两手黢黑,整个人就像刚从烂泥坑里爬出来似的,又加之长年累月日晒雨淋,那原本就瘦削的脸孔变得更加干裂粗糙,看上去就像一个十足的老农了。”(陈著,第139页)除了身体上的劳顿辛苦之外,更大的挑战在于探索科学未知世界的艰辛。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性难题,要取得成功,每一步都充满着汗水和艰辛。  袁老深爱着祖国和人民。毛主席说:“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袁老对此感受颇深。袁老经过战乱和饥荒,尤其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和困难时期,他“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每一刻都在难以忍受的饥饿中挣扎”(陈著,第90页)。多少年后,自然灾害期间一段触目惊心的往事,不知被袁老反复讲述过多少遍。只要触及粮食问题,他首先就要从那悲惨的一幕讲起:“我至少亲眼看见有五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啊!”(陈著,第92页)袁老说:“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种田的人都吃不饱,像我们这种学农出身的人能说没有责任吗?”(陈著,第93页)他认为,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免于饥饿,这是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天职。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奋战在攻克杂交水稻难题之路上。著名诗人臧克家在其名作《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饱含深情地说:“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袁老就是这样一位“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是“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袁老的科研成果已经获得多少奖项,他自己可能都数不清楚。但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对他的喜爱和尊敬,可能是他自身价值和卓著成就的最好例证。在20世纪90年代,袁老有一次去湖北考察杂交水稻,在黄冈和罗田之间的一个小镇上,一个老乡一眼就认出了袁老,但他不敢相信,就那么迷迷愣愣地看着,像在做梦,当他发现自己不是在做梦时,他激动得大喊大叫:“老天啊,我看见米菩萨了,我看见活菩萨了!”这一喊可不得了,呼啦啦地,一村的农民都拥上来了,很快,周边村的老乡们也蜂拥而来,他们都想要看看这位救苦救难、让农民吃饱了肚子的“活菩萨”,还有人说“真想喊一声袁隆平万岁”(陈著,第467页)。这可让袁老犯难了,他既不想当菩萨,也不想被人称为当代神农,而一听有人喊“万岁”更是条件反射、惊恐莫名。可他越是这样低调地为人处世,那些对他感恩戴德的农民就越觉得这样委屈了他老人家。于是,便有了一位农民拿出多年的积蓄为袁老塑像的故事。那位为袁老塑像的农民叫曹宏球,湖南省郴州市华塘镇塔水村人。曹宏球和一同富裕起来的村民自发捐出了两亩稻田,建起了一个“稻仙园”,园中安放着袁老的汉白玉石雕像(陈著,第468-477页)。袁老的杂交水稻让人民群众吃饱饭,人民群众也没有忘记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袁老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的世界》的封面上,已近耄耋之年的袁老右手掌抚在右前额,头部微微前倾、俯视,好像在与人交谈,又好像是想起了十分开心的事情,慈祥和蔼的脸庞上洋溢着发自内心深处的孩童般天真无邪的开怀大笑。这笑脸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好像显现着他纯真、丰富、炽烈的精神世界。我想,只有内心世界无比纯真的人才能绽放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笑容。如今,袁老已经驾鹤西去,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应当永怀感恩和崇敬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勉工作,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袁老学习、致敬!  袁隆平院士千古!

【教师寄语】做一粒好种子

摘要:  2021届的毕业同学,即将迎着璀璨的霞光,背负行囊、满怀壮志地奔赴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自己选择的工作岗位上开始大展身手、建功立业。此时此刻,作为一名和大家朝夕相处的老教师,情不自禁地向你们奉上一句名言:“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人尽皆知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市(时称黔阳地区)的安江农业学校(简称安江农校)从事教学工作。作为一名中专教师,他有时在教室里向同学们传授农业知识,有时在田间地头进行农业实验。几年之后,他在水稻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从此他不辞辛劳地坚持杂交水稻实验,日积月累,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66年初,他撰写的第一篇科研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当年的第4期《科学通报》上,引起了农业部门的高度关注。在以后的岁月中,不管环境多么复杂,不管生活多么艰苦,袁隆平总是矢志不渝地带领师生们一道进行实验。1975年,杂交水稻终于通过鉴定,开始大面积推广,且亩产数量节节攀升,直至突破1500公斤大关,刷新世界纪录。  从刚刚迈出校门的青衿之岁到耄耋之年,袁隆平以68个春秋寒暑向人们昭示:他是一粒实实在在的“好种子”。他健康的身体,从没有离开过社会实践;他健康的精神,全是对共产党、对国家、对事业的无比热爱;他健康的情感,则凸显出自己是如何通过所从事的职业来切切实实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正是这三种“健康”,成就了一位“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由是希望2021届的毕业同学能够以袁隆平为精神标杆,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和人生道路上做一粒“好种子”。无论是在暑气蒸人的桥梁工地,还是在洪水汹涌的大江两岸;无论是在严寒冰凌的高压电站,还是在账册如山的计算库房;无论是在国徽高悬的法庭之中,还是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面,从长沙理工大学走出去的莘莘学子,全都能够以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精神、健康的情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竭尽全力地作出自己的贡献。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甚至更长的年岁以后,母校将以热烈而挚爱的情怀迎接“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的校友们凯旋。

【名人风采】稻译有道

摘要:  我曾经在袁隆平老先生身边工作了半年多时间。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袁老的音容笑貌至今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  时光回到1986年,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已在国内外成功推广种植了10余年,累计种植面积9.1亿亩,增产稻谷900多亿斤。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1986年,湖南省科协、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在杂交水稻之都———长沙联合举办了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研讨会。  那一年,我刚研究生毕业,回到邵阳一所大专院校教英语。因友人推荐,我临时借调到袁老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参与大会的筹备并全程担任大会英文翻译。来中心后,我的主要工作是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秘书处和国外代表沟通。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学习并掌握杂交水稻基本知识,了解杂交水稻育种、栽培等英文专业术语及表述方式。我还时常会与杂交中心的科技人员一起去田里看稻子,品味杂交水稻沁人心脾的稻香,感受杂交水稻根粗苗壮的长势。其间,我有机会与袁老频繁接触并认真研读了袁先生独著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中英文对照版)。记得有一次我把“杂交第一代”翻译得过于复杂,不符合水稻育种的专业表达。袁老笑盈盈地指导我说:“就叫F,,One。”。顷刻间,我对袁老人品和学识的崇拜油然而生。  当时,袁老任湖南杂交水稻中心主任和第一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联合主席。因工作需要,我经常需要向袁老当面汇报并请他做指示。袁老每次都是那样和蔼可亲,仔细地听取我的汇报,并时常轻拍我的肩鼓励我大胆地工作,丝毫没有一点知名大科学家的架子。  有一次,我向袁老汇报完工作,提出想与他合个影,他立刻爽快地答应,并亲自选定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库房的转闸门前合影留念。拍照时,袁老开怀大笑地接连说:“Cheers!Cheers!(笑一个!)”由于特别兴奋,我简直收敛不住自己的笑容,摆拍了好几次才合影成功。袁老当时56岁,与我父亲年龄相仿,他给予我父爱般的关怀与关照。我一直珍藏着这张宝贵的合影。  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86年10月金秋在长沙如期召开。来自全球五大洲2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中外代表齐聚长沙五一路芙蓉宾馆参加研讨会,可谓盛况空前。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Dr. M. S. Swaminathan)率全所各国专家来长沙参会。  袁老“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就是由斯瓦米纳森博士在这次大会上首次提出。他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Father of Hybrid Rice 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这番评价立刻赢得了各国与会代表的公认并在国际社会传播开来。  我还清晰地记得,在大会闭幕后的答谢宴会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的一句英文致辞:“You can see three colors of a paddy rice field in China within a day. It is golden yellow in the morning,black at noon,and green in the afternoon. (你一天内能看到中国稻田三种颜色, 即早上金黄色,中午黑色,下午绿色。)”他用此来形容中国稻田7月时节一天之内抢收、抢耕、抢插稻子后土地所呈现的三种颜色,赞美勤劳吃苦的中国农民。袁老听后直点头。其实,袁老的英语功底很深,听说相当流利、地道。我亲眼见证他在研讨会上及稻田边等各种场合,用流利的英语与国外的代表进行学术探讨并解惑答疑。此次会议取得了空前成功,各国媒体争相报道,为我国杂交水稻进一步走出国门、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全面推广和种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的大会翻译工作得到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认可。会议闭幕后,我收到了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亲笔签名的感谢信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给我单位的感谢信。  一年后,袁老单位向我发出了邀请,欢迎我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担任专职翻译。可惜,我因个人原因遗憾错过,但也成就了我与袁老的这段译事的美好回忆。(作者系外语学院退休教师)

【湘江时评】勤俭节约的传统丢不得

摘要:  前几年,我曾和我校一批统战人士去拜访袁隆平老先生。那天一大早他和一群年轻人打了一场排球比赛,擦了擦汗便到会议室和我们畅谈。八十多岁的袁老身体如此硬朗令人惊奇,更令人惊奇的是名满全球的袁老衣着朴素、饮食简单,一生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本色,令后辈由衷叹服。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读书人,乃至山野村夫,都极为重视。历朝历代,与勤俭节约有关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我手头有三部中国古代名言辞典。一部是《中国古代名句辞典》,在十六大类“品德”之下设立了“勤惰、俭奢”小目,选录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咏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等名句;第二部是《中国名言辞典》,在第三大类“论政”之下设立了“节俭”小目,选录了“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明·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意谓俭朴节约,才不会困穷)”“风俗不淳朴,则财用无丰足(宋·林逋《省心录》,意为社会风气如果不朴素俭省,那么钱财物用就没有丰富充足的时候)”;第三部为《教子格言辞典》,在第一大类“做人”之下设立了“俭约、奢靡”小目,大量选录历代的名人家训,阐明了节俭的道理,从唐代李世民告诫帝王家族后辈所说的“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到宋代司马光教导儿子的“有德者皆由俭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史不绝书。特别是清代的曾国藩,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他一再在家书中叮嘱儿子“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自俭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由上可见,古人之所以非常重视节俭,小而言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道、家庭兴旺之本,大而言之则事关国家的盛衰与危亡。  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领导人,视勤俭节约为美德,不仅大力倡导,而且率先垂范。新中国成立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醒全党在胜利面前要牢记“两个务必”,第二个就是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反浪费就是一项重要内容;毛泽东经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勤俭节约是共产党人的美德。做不到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周恩来多次召开家庭会议,教育后辈明白勤俭节约的深远意义,他说:“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才能在个人身上节约,给集体增加福利,为国家增加积累,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刘少奇一再告诫:“艰苦朴素这个好传统,啥时候也丢不得呀!”对摆阔气、讲排场、铺张浪费等恶习,他深恶痛绝,警告说:“这样搞,要亡党亡国的啊!”  在农耕时代、物质匮乏时期,只有勤俭节约,才能积累财富,才能生存和发展。那么在物质大为丰富时期,是否就可以铺张、奢靡?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须知虽然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6亿多人人均月收入仅一千元,数千万人刚刚脱贫,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不仅仅是着眼于疫情过后有可能出现的全球粮食危机,更是为了弘扬传统美德、居安思危、着眼长远之举。  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奖项被授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以表彰其“在对抗饥饿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为改善遭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所作的贡献,以及其在防止将饥饿问题作为战争和冲突的武器方面,发挥的推动作用”。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有九分之一的人口依然食不果腹,因此国际社会决心在203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终结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有网友见到此消息后留言说:“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好好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有一些人连生存的基本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瞬间觉得这顿饭更香了,生活也开始变得美好了!珍惜此刻!拒绝浪费!”放眼世界,反观自身,虽然我国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勤俭节约的传统丢不得啊!

【呵笔成诗】悼念袁公隆平先生

摘要:细细的雨冷冷的风一个人走了全世界鞠躬何谓民族何谓民生中华大地南北西东人流、花海呐喊、狂奔稻香的味道飘满了天空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18次访问,全刊已有641089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