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身边榜样】“看着他们成长高飞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摘要:  一副黑框眼镜,一头干净的短发,一张略显严肃的脸,这是土木学院辅导员李小军老师给大家的初印象。接触久了,大家发现,他始终秉持辅导员初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同学;他注重学生思政教育,线上线下两手抓;他胸中有爱,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初心不改,心中有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小军从乡村走来,一路的成长经历,让他从小就比同龄人要早熟一些。考进大学后,李小军的同学们发现,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问题,在他那里似乎都能找到答案。久而久之,同学们习惯了遇事先向他寻求帮助,戏称他为“李老师”。“原来,我的经验可以引导、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李小军萌生了成为一名辅导员的想法,决心用心对待每一位同学,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因此,李小军考研时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读研期间,他担任了我校第六届研究生会主席,积累成为学生知心朋友的经验。毕业后,他顺利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但他发现,要真正当好“李老师”,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学生党建、就业辅导、心理咨询、学情数据分析……工作又细又杂,千头万绪。李小军每天早到晚走,基本不曾午休,周末加班是工作常态。“辅导员工作没有下班的概念,只要你想工作,就可以不休息。”在2020年毕业季,由于工作繁忙,他体重一度减了30多斤。  尽管工作琐碎又繁忙,但李小军从不后悔成为一名辅导员。“我特别喜欢跟学生待在一起,也愿意跟他们交流。”今年已是他在辅导员岗位上的第八个年头,看到自己带过的学生顺利毕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得知学生顺利考取硕士、博士,听闻学生事业上的成就,收到学生结婚、生子的信息……“那种持久的成就感、愉悦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注重思政,眼里有光  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让李小军亲身体会到学生干部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学生干部来自学生之中,服务于同学之内,在开展学生工作上有着特殊的优势。因此,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并由学生干部辐射到所有学生,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能让学生干部更容易接受?李小军想到,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在思想上关照学生变得更加重要,既然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网络交流,那就利用网络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016年1月13日,他创建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小军哥话学生干部成长”,从学生干部的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潜力和情感的激发,学业和职业的规划等多角度撰文,短短17天就连续推出了11篇文章。  随着工作的开展,李小军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和个人心得,个人公众号上的文章不再局限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他将公众号更名为“高校思政漫谈”后,撰写的文章涉及育人笔记、思政随笔、工作心得、榜样力量、毕业生来信等多方面内容。至今,该公众号共发布了原创文章120余篇,累计20余万字,阅读量达10万余人次。  电气学院的辅导员范凯在学生时期曾参与过李小军公众号的建设,每次推出毕业生来信和典型人物,他都能从后台数据直观感受到学生们对文章的喜爱,“这类文章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他很庆幸自己有过这段经历:“虽然当初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很痛苦,但是提高了我的理论和写作水平,对我现在的工作帮助很大。”  这让李小军进一步看到了思政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他明白,线上思政要抓,线下思政更要抓。  他决定从学生党员抓起,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  为了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修养及政治素养,他打造了“星火”读书会党建活动品牌,学生党员围绕每期不同的主题阅读相关书目并分享心得,目前已经开展19期;为了让学生党员感受榜样的力量,他打造了“党员先锋说”系列活动,邀请优秀党员师生就“援鄂战‘疫’玫瑰的医者仁心”“我眼中的‘五四’精神”等主题分享故事、表达心声。  “李老师是一个有思想、有创意、有文采的人,他擅长把活动办得很精彩、很有仪式感。”土木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熊龙祥同学认为,这些活动在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自我,也拓宽了大家的眼界和思路。  线上线下两手一起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小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因此获得了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个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然而,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更好地辅助工作,目前他正在攻读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  情系社会,胸怀大爱  除了有思想、有创意,李小军还情系社会、胸怀大爱。这一点,他的学生感受最深。  去年跨年夜,土木学院黄豪同学洗漱完准备上床休息,结果不慎踩滑,从床梯上摔了下来。当时他以为只是扭伤,没有第一时间就医,第二天到校医院拍片才得知已经骨折。  李小军知道后,立即开车送黄豪去省第二人民医院就医;一路上,李小军不时和黄豪聊天,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到医院后,李小军更是忙前忙后,帮他挂号、排队、取药,还垫付了5000元住院费。  离开时,李小军不停地嘱咐黄豪“有事给我打电话”。这一句简单的话,让黄豪感动不已,他说:“我很幸运能够遇到李老师。”  李小军不仅对学生充满了爱心,他还带着学生一起将爱心奉献给社会。  在他读硕士研究生时,曾率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聚焦留守儿童问题;2012年,他在慈利县挂职团县委副书记,分管青少年权益等方面的工作。这些经历,让他发现,我国的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  成为辅导员之后,他决心要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  于是,他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了“红烛”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以红色微课堂、精准扶贫调研、爱心信使、红色阅览室等活动和方式关爱留守儿童。  在“红色微课堂”上,志愿者给孩子们唱红歌、讲红军故事;在“红色阅览室”里,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志愿者募捐的《雷锋的故事》《水浒传》;在“红烛”信中,文字拉近了志愿者和孩子之间心的距离;在红色地点参观时,志愿者和孩子们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事迹……“希望这些活动,能在提高同学们党性修养的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李小军说。  李文豪是志愿服务团的第一批成员,虽然现在已经毕业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但他仍然坚持每年参加这个活动。“这么多年过去,当初的孩子都长大了,也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看着他们考取大学,我特别有成就感,也明白了李老师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李小军愿陪着一届届学生一起成长,“看着他们成长高飞,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记者 李潇玲 学生记者 唐圳 李佳洋 朱开琼)

【记者观察】今天,你认真吃饭了吗?

摘要:  稻菽千重浪,粒粒皆思念。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全国各地群众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悼念。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就是要尊重他的心血,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今天,你认真吃饭了吗?  观粮食浪费之象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逐渐增大,部分人珍惜粮食的观念稍有淡化,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仍然存在。  化学学院李福煜同学因“过于爱惜”粮食遭到过同学的调侃。“我喝大骨汤时特别仔细,同学笑话我像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我就和他们说,牛骨的精华都浓缩在这碗汤里了,不喝完对不起它。”李福煜虽用玩笑幽默地回应了调侃,但她觉得爱惜粮食是不应该被调侃的。  让电气学院武景睿同学印象深刻的是,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在提倡光盘行动了,但是在餐馆,还是能看到浪费的行为:有的人请客吃饭“讲排场”,喜欢点很多的食物,但是酒足饭饱后剩下许多饭菜,他们“碍于面子”又不愿打包。“他们要了‘面子’却丢了‘里子’。”  “点外卖吃不完也是一种浪费。”交通学院李子锐同学发现,因为现在点外卖方便,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点外卖。但是因为外卖的份量都是固定的,有的人吃不完就会把剩下的扔掉。  对于粮食浪费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八字来评价。尽管我国粮食产量较大,储备较足,但粮食问题仍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全民应树立节约意识、珍惜粮食。感粮食浪费之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节约粮食的行动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学院余乃忠教授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年代,他现在每次看到被倒掉的剩饭剩菜都会觉得很可惜,虽然现在温饱对他来说已不再是问题,但在物资缺乏的地区,粮食尤为珍贵。“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辛勤劳作的耕种者和贫困山区吃不饱饭的孩子们。”  数统学院宋易泽同学参加过淘宝“95公益周”活动,这场公益活动是要给山区的孩子提供爱心午餐。在参加活动过程中,他听到有一位老师说:“你吃饭剩下的量就是非洲那些贫困孩子一天的总量。”听完这句话他沉默了很久。他觉得,虽然节约粮食只是一个很小的习惯,但浪费粮食却是一大恶习,大家往往知易行难。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吃饭很少添菜,”数统学院黄娟同学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懂得粮食的珍贵,“其实珍惜粮食应该从每个人做起。”  古人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责任。践节约粮食之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践行光盘行动,共建文明校园”……走进学校各个食堂,我们不难发现,节粮专题宣传海报、横幅和倡议书随处可见;LED屏幕滚动播放着厉行节约专题公益宣传小视频;学校道路两旁的宣传栏也展示了不少关于“拒绝浪费,尊重劳动”的宣传海报,号召大家“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  经管学院学生秦雨萱的饭量不是很大,以前每次食堂阿姨打的饭她都吃不完,但现在学校食堂可以打半份菜,“这样很人性化,不会浪费粮食了。”  学校在保质保量为师生服务的基础上,已向餐饮经营档口发出倡议,鼓励商家调整菜品数量、分量,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菜品,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用餐体验。“从餐厨垃圾清运上,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节约意识越来越强,现在每日回收的泔水数量逐渐减少了,每天餐厨垃圾已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节约初见实效。而且泔水中固体所占比例也明显减少。”餐饮服务部主任李波说道。  文新学院张文嘉同学经常选择外卖,由于胃口小,每次她都会备注“半份饭”。“我觉得外卖平台可以做出改进,不用固定一元一大份饭,可以多设置选项,以照顾食量小的同学,避免浪费。”她建议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不要贪多,一次性点很多饭菜。  除此之外,各部门、学院为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也各出妙招: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教工餐厅改变了教工用餐模式,把原有套餐区域取消,改为按需取餐模式;后勤餐饮部门联合团委和学工部推出“21天光盘打卡”活动,督促和鼓励师生养成光盘习惯;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节约粮食讨论会,推动节约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并非难事,但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为节约粮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才可以营造出更好的爱粮节粮氛围。(学生记者 莫芷盈 韩雨霏)

【青春展台】田园尝辛苦,更惜盘中餐

摘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每天所吃的粮食,都是农民用汗水灌溉、用心血培育的。农民的不易或许只有我们切身体验,才能有所体会;粮食的宝贵或许只有亲眼见证,才能懂得珍惜。手把青秧插满田  交通学院学生杨洋在高一暑假和班级同学参加了到攸县的学农活动。  杨洋所在的中学每年会安排高一学生在暑期参加一次农业生产活动。杨洋她们去的是攸县罗家坪村,该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正值双抢时节,农民们都在稻田里忙着割稻、耕田和插秧。杨洋她们被安排的任务是插秧。  来到田间,很多同学都下田开始跟着农民伯伯一起插秧,杨洋害怕赤脚下去会有虫子,一直在田埂上犹豫。在班主任的一番劝说下,她终于鼓足勇气迈出了腿。当脚陷入泥地的那一瞬间,杨洋体会到了土地的亲切感,虽然很黏糊,不过踩着很踏实。  由于听不懂农民伯伯的方言,杨洋只能照着他的姿势学。她做得倒是有模有样,可是插的秧苗却是东倒西歪。烈日当空,还没插一会儿,杨洋就已汗流浃背。“我切身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的含义。”  那天杨洋插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秧。“看着一块块空白的田地被秧苗填补满,虽然我插得不太好,但是我还是很有成就感!”  两个小时的体验远不及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日常。那次课外实践体验,杨洋打心底认识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对农民这个职业更加敬佩。 弯腰割稻体验足  出于对干农活的好奇,在初二暑假时,国际学院学生朱浩宇和三五好友一起,前往一同学的老家,体验农活。  正值收割时分,同学的父亲知道他们要来体验农活,专门给他们留了一块小田地。他领他们来到田间,亲自示范,教他们如何割稻。在他的耐心教导下,朱浩宇他们戴上草帽,俯下腰,一手持稻草,一手握镰刀,开始割稻。“我最初还觉得割稻很新奇,一把一把地割挺解压的!”  然而,过了一会,他就不这么想了。丰收时节的太阳是火辣的,虽然朱浩宇穿着长袖长裤,避免了晒伤,但是这也让他感到更加闷热,汗如雨下,而且长时间的弯腰动作,也让朱浩宇感到腰酸背痛。当他起身舒展,想要休息时,抬头看到的都是田间零零散散农民的身影,他们一直在田地里忙碌。朱浩宇觉得自己体验的这些真的算不了什么,那些农民才是真正辛苦。  稍作调整,朱浩宇又重新投入到割稻任务中。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负责的那块小田地割稻任务总算完成了。这时,同学的爸爸也给他们送来了大西瓜,“我第一次觉得西瓜是那样的甜!”  割完稻谷手上留下了划痕,可是他并不觉得疼,而是开心。“那是我劳作的痕迹,回家我还专门给我爸妈看,他们还表扬我了。”收晒玉米一条龙  文新学院冯晨阳同学干农活的记忆,还停留在两年前帮奶奶收玉米的时候。  奶奶家种了一亩地的玉米,冯晨阳暑假去的时候正好赶上玉米丰收。由于奶奶担心收割机收割不了倒下的玉米造成浪费,所以宁愿人力收割玉米。  冯晨阳和奶奶分工合作。他负责用镰刀把玉米秆割倒,奶奶负责掰玉米棒并将其装上小推车。他一次左手抓三到四根玉米秆,右手割;一趟同时割四到六垄,便于腾开地方放割倒的玉米秆。他和奶奶“各司其职”,没过多久就完成了近半亩的工作量。  将玉米棒运回家后,下一道工序是掰玉米叶。拿出小板凳,坐在庭院里,冯晨阳开始给玉米棒剥叶。看着院子里那么多新鲜待剥的玉米棒,他内心其实有些抗拒,不过想着奶奶一个人做也会很辛苦,也就坚持下来了。和奶奶一同掰叶的时候,他们互唠家常,分享彼此生活中的快乐。  剥完玉米叶后,奶奶拿着部分玉米棒进行剥粒处理,冯晨阳则把其它的玉米棒运上屋顶进行晾晒。玉米的收剥晒工序基本就完成了。  “很怀念和奶奶一起干农活的日子。不仅能帮她分担一点农活,而且我还能多陪一陪她。”(学生记者 陈慧)

【光影记忆】光盘行动

摘要:  “光盘行动”需要的不只是一场行动,而是我们每个人养成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从小事做起。食堂里放置的宣传展板意在提醒大家节约粮食。(摄影 莫芷盈)同学们按需取餐避免浪费。(摄影 吴宗喆)认真吃下每一口食物,是对农民劳动成果的尊重。(摄影 江世涵)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杜绝浪费。(摄影 于天乐)光盘行动,不停留在口头上,体现在行动中。(摄影 吴宗喆)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34次访问,全刊已有641751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