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主题教育守初心之身边榜样】用车轮丈量青春

摘要:【主题教育守初心之身边榜样】用车轮丈量青春——记我校电气学院学生伍仁博的川藏骑行之旅   318国道川藏线,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路线之一。这条朝圣路的尽头是西藏的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途径“天府之国”成都、康定、林芝、布达拉宫等城市和景点。这条路上,不少人会选择乘坐舒适的越野车出行,也有许多人选择骑行进藏。没有去过的人,总是对它心驰神往。去过的人,说它是所有旅行者最初和最终的梦想。   今年7月16日,伍仁博从成都出发,骑行23天,途经2100公里,翻越14座大山,海拔最高超过5000米。伍仁博一路与高山、峡谷、河流相伴,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路上,他也真正体会到了“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的感觉。   启程:到最艰苦边远的地方去   伍仁博是我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热爱骑行的他从高中开始就将骑行川藏线的种子埋在了心里。成长的过程中,他一直很注重锻炼自己的身体、提高心理素质。三年前,他考上长理电气专业,作为高校新生入伍,在报名表上毅然填上了“赴艰苦边远地区”。去年从南疆服役归来,上了一年课后,今年暑假,他准备好装备,再次到祖国的边远地区开启一段艰苦旅行——骑行川藏。   相比于这段2100公里的险行,以往的骑行更像小打小闹。从出发这天开始,伍仁博就感受到了这段旅程带给自己的“恶意”:同伴的车两次扎胎、猝不及防的大雨、恶劣的住宿条件,早上五六个馒头下肚,却仍然不到十点就饥肠辘辘……更大的困难在进藏的前一天袭来。在一段盘山公路下坡处,坡陡弯急,弯角60多度,抬头绝壁千仞,低头空谷幽深,尽管已经小心再小心,离伍仁博不到20米的同伴还是在下坡转弯时连人带车翻了下来,而数米外,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伍仁博匆忙停下车跑过去,掏出急救包为同伴处理伤口,又拦住了一辆途经的的汽车,将同伴送往了医院。尽管只是一点外伤,却让人心有余悸,久久缓不过神来,同伴最终决定暂停骑行。   沿途:不停下终点就越来越近   “害怕吗?”   “怕。”   “那为什么还继续骑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骑行也一样。”   尽管途中还会遇到其他骑行者,他并不是孤军奋战,但是很快,孤独感还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一路上风光壮丽,伍仁博顿感人于大自然如尘埃般渺小,他只能盯着脚下和前方的路拼命地骑,用身体上的忙碌和兴奋来掩盖内心的空虚。   骑累了,他就停下来。澄澈蓝天下,有戈壁沙滩,有洁白的羊群,有湍急的江河流水……呼吸最自由纯净的空气,疲惫感一扫而空,伍仁博拿相机一一记录下沿途的美景。   令伍仁博最难忘的是从巴塘到芒康这段路,骑到时正碰上修路,七八十里的路上遍布着磕磕绊绊的小石块,刚下过暴雨,更是泥泞不堪。这给骑行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卡在轮胎上的石子和泥土会降低车子的抓地力,伍仁博只能走走停停,清理轮胎。这段本就望不见尽头的路变得更艰难缓慢。   伍仁博拿出手机,把地图比例缩小到只看得见省市的名字时,更感绝望,一个星期的骑行,在地图上看却仅仅是刚离开了起点,终点遥遥无期。伍仁博重新定位,将目的地设为当日住宿的旅馆,打开语音导航,骑上自行车,重新出发。“只要行程表的数字在跳,只要自行车的链条在动,只要脚在蹬,只要我不停下,我就知道我离终点越来越近,加油!”伍仁博暗暗给自己打气。   泥巴路后紧接着一段上坡,这不仅考验了骑行者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更考验了他们的耐力和意志力。“还有最后几公里,加油!”从地图导航传来的语音播报似乎也变成了骑行动力的催化剂,“距离目的地还有3公里”“2公里”“1公里”……晚上十点左右,伍仁博终于到达旅馆,结束了这一天的骑行。匆忙洗漱后,顾不得回顾骑过的征途或是计划第二天的骑行,沾着床就呼呼睡着了。   23天的骑行中,伍仁博平均每天有10个小时在路上,骑行4到6个小时的路程。碰见经过的汽车,他还会和汽车比一比看谁更快——不过这也往往带来了更多的自行车故障。他碰到了不少问题,如自行车内胎破孔、外胎割裂、车胎扎钉、辐条断裂、轮圈变形等,所以除了携带食物、药品,修理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骑行途中,陌生人的关爱温暖了伍仁博一程又一程。有路人给他竖起大拇指说“加油”;有一起休息的摩托车队伍给他递上红牛;有路边的藏民向他喊上一声“扎西德勒”……这些鼓励支撑着伍仁博骑过最难走的路、翻过5013米的业拉山。   终点:最美是途中的风景   “志者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决不妥协。”这是伍仁博留在藏区旅馆涂鸦墙上的一句话。很多骑行者在骑不动的时候,会选择推车走,或者先把驮包寄到旅馆以减小重量。可伍仁博拒绝这样做,他说:“我想要一次纯粹的川藏线骑行。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乐,而在于吃苦,我希望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   一路上,伍仁博一边骑行一边用镜头记录着自己的旅程,他将视频剪辑好发布到网上,获得了很多同学和老师的点赞和支持。在部队服役时做过新闻报道员的他说:“每结束一小段征程的时候,心情是最复杂、最真切的。”   在伍仁博的视频日记里,有穿着旱冰鞋从成都一路滑行到拉萨的人;有带着七八岁小孩骑行的父亲;有圆梦西藏的6旬老人;有三步一拜的朝圣者……伍仁博说:“每次看到这些人,我都惊叹于梦想力量的强大。”他的镜头里,还有白雪皑皑的雪山,连绵广阔的草原,慵懒惬意的牦牛……艰难并非主色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而当伍仁博到达布达拉宫前,看到这座庄严肃穆、富丽堂皇的高原圣殿时,他并没有感到出发前想象中的震撼。看到八方来客、四海宾朋,在其脚下顶礼膜拜、驻足喟叹,伍仁博感到了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在旅馆逗猫时,他突然意识到,“到达拉萨是一路牵引我骑行的动力,但这一路上所经历的、所遭遇的,才是我最大的收获。”伍仁博扳着手指头想,收获是三五个相见如故的好友,是经历的磨炼和冒险,这些经历让地图上的原本陌生的地名变为了成长路上的永恒回忆。   从祖国最边远的新疆西藏归来,看过壮美秀丽的大好河山,看过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亟待发展的现状,伍仁博感慨:“我更明白了校训‘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意义,也更加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希望未来我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学生记者 彭璐 高媛)

【云影之声】话题:大学规划

摘要:【云影之声】话题:大学规划   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看看师生们怎么说。   建筑学院辅导员郭恒:规划大学生活重在意识,切忌产生进入大学就可以有所懈怠乃至放纵自我的思维误区。要摆正学习态度,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坚守、“为谁而学、如何去学”的思考、“博学深思、迎难而上”的勇气。希望同学们都能利用好课余,选择感兴趣的锻炼方式,在快乐中提升自己。   数统学院学生杨嘉杰:我认为大学比高三轻松不少,管理不会那么严格,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我不喜欢定远目标,最近的规划是抓紧时间通过英语四级,争取早些拿到电脑“通行证”。为此,我利用暑假温习高中单词,打算开学后再跟上新词汇。   材料学院学生陈畅:我对大学生活很期待,它很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的规划是好好学习,努力拿奖学金,为家里减轻负担,同时为考研做准备。   艺术学院学生邓贻:我喜欢服装设计,但水平不高。希望能够通过大一一年的努力,保持集训的强度提高速写能力,提前了解面料、版型等基础知识,为大二分专业铺路。在高质量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活动,勇敢尝试从未尝试过的事情。   计通学院学生贺文博:在自我和家人的要求下,我认为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拓展专业以外的有用内容。与人为善,偶尔和同学们相约去旅行;坚持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计划做到学业和恋爱两不误,学业上争取不挂科,恋爱方面自己加油。   经管学院学生杨畅:作为一枚大三的学姐,我给新生的建议就是:好好读书。一定不要相信什么“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这种哄小孩的话,大学绝对不能稀里糊涂玩过去。在寝室学习很难有高效率,所以不要待在寝室学习,也不要挂科。   土木学院学生杨旭东:我认为应该分阶段逐步做好规划。大一相对课程压力比较少,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或比赛;大二开始真正接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要学扎实牢固,学有余力可以准备参加比赛;大三可以开始准备考研;大四考研冲刺,有时间可以去考驾照,或者实习。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能动学院学生李浩:大学要做的、可以做的都有很多,但我觉得要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和目标,不要盲目跟风跟团,亦不可轻言放弃。最好是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在空闲时间尝试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兼职,参加支教、志愿服务等活动,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电气学院学生姜玄:我刚过完大一,感悟最深的一点就是:迷茫。不过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节奏。多看看前人走过的路,多想想最适合自己的路,多提醒自己多想也要多做。另外,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不仅仅是为了过四六级。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生记者 朱开琼 王慧)

【青春展台】名字中的“国”

摘要:【青春展台】名字中的“国”   在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时期,有许多与“国”有关的名字出现在户口本上,“国栋”“国建”“国全”“国义”“国庆”……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或寄托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或立志成为国家栋梁,或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名字蕴含着美好寓意,伴随终身,影响甚远。   国建:建设祖国 献我力量   汽机学院董国建同学的名字是父亲取的,董国建的父亲希望儿子能成为国家栋梁,建设祖国,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在董国建儿时的记忆中,每次的国庆盛典是最令他震撼的画面。父亲将中国的历史向他娓娓道来。那时父亲眼里,充满了对祖国曾经遭受深重灾难的叹惜与痛惜,更有对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一桩桩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所流下的骄傲的泪水。因此,董国建逐渐明白了自己名字的意义,看着阅兵仪式中英姿飒爽、昂首挺胸的军人,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参军报国,建设祖国。   “当身边的同学都还在看动画片时,我就已经把各种军旅题材的电视剧看了遍。高中的时候更是每天去跑上十几个圈,锻炼出一个良好的体魄。”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董国建没能参军,但他并不气馁,因为他相信:“任何地方都是战场,我一样可以成为建设祖国的一份子。”   我们要认真学习,一切都向优秀看齐。因为,建设祖国需要我们每一份子。   国全:祖国统一,我愿助力   在文法学院袁国全同学的家中,他这一辈是国字辈,兄弟姐妹的名字都是爷爷取的。他们家不仅有“国全”,还有“国民”“国辉”“国栋”“国涛”“国领”“国发”“国豪”。   袁国全曾问起自己名字的寓意,爷爷告诉他:“我一辈子都是农民,最希望的就是国家稳定,天下太平。”说起自己的名字时,袁国全言语中充满对爷爷的敬佩,满怀对祖国最真切的美好祝愿。   袁国全出生的前一年恰逢香港回归,他爷爷就期望着什么时祖国能统一,这样国家就“全”了。因此,袁国全从小就立下志向:要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袁国全受到了自己名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为人正直,不论同学朋友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伸出援手,不会坐视不管。这与爷爷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他的爷爷雷厉风行,是个大忙人,谁家有难往哪跑。   国全从小学习就特别认真,十分刻苦,小时候曾纠结“到底是上清华还是北大更能对社会做贡献?”长大了才发现,无论在哪里读大学,只要努力学习,都可以报效祖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一份事,出一份力,我们祖国的发展也会进步。   国昌:祝福祖国 繁荣昌盛   经管学院的李国昌同学也是国字辈,他们家其他兄弟姐妹有叫“国贲”“国婷”“国盛”的,这些名字都是他的爷爷取的。名字背后寄托的是老一辈人对儿孙的衷心期望,更是对国家的真诚祝愿。名字是最质朴的表白。   “我的名字的寓意就是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希望自己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献上青春之力量。”   李国昌谈起自己的名字时,有着掩盖不住的骄傲与自豪。他深知,要做到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不是一件随口说说的事情。也许是因为“国昌”这个名字,他从小就十分好学,成绩很好,并且志存高远,有理想有目标。   到了大学,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能练就一身本领报效祖国,所以他脚踏实地干实事,把每一件身边的小事都做到极致。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叫‘国昌’这样有些老气的名字?我不认为我的名字老气,反而觉得这个名字特别实在,特别硬核。”正是因为这个名字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李国昌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繁盛富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自己的祖国感到十分自豪,才能更加有动力和激情去奋斗,与祖国同行。(学生记者 王慧)

【光影记忆】我和国旗合个影

摘要:【光影记忆】我和国旗合个影   国庆期间,长理学子在祖国各地与国旗合影,向祖国母亲表达祝福。 在首都天安门前为祖国庆生有着特殊的意义。(陈佳楠/供稿) 这盛世如您所愿。(曾娜、曾丹、石文龙/供稿) 身在异国心系祖国。(杨倩倩/供稿) 我在长理祝福祖国。(赵敏格/摄)

【心灵氧吧】我不是不合群,而是喜欢自己待着

摘要:【心灵氧吧】我不是不合群,而是喜欢自己待着   “你怎么这么内向啊,要活泼一些,外向点,这样你以后才能在社会上‘吃得开’”。   你听过类似的“谆谆教导”吗?比起热爱社交的外向特质,内向特质更容易被认为是“不好”“有问题”“需要改”的。但内向性是一种气质,它不同于害羞或孤僻的性格特征,更不是病理性的问题。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内向-外向性是一个连续体,我们每个人的内外向性会落在这个连续体上的不同位置。有的人很偏外向,有的人很偏内向,有的人则在中间位置,内外向特质兼具,这都是健康的。   摘掉“有色眼镜”,重新审视内向特质,我们会发现内向特质的独特优势。了解内向特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发展自己,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和身边具有内向特质的朋友相处,化解矛盾,消除偏见。   一、汲取能量的方式内向者的能量来自于内心的情感、想法和观念,他们是能量的贮存者,容易受外界影响,产生压迫感,这种感觉有时类似于焦虑感或麻木感。相对而言,出于人际交往的正常需要,内向者需要平衡独处时间和社交时间,从而拥有独立思考的毅力和能力,能够深入思考并富有创造性地工作。外向者最明显的特征是他们更多受外部世界驱动。长时间独处,或者只和同一个人长期相处,都会让他们感到缺乏刺激。外向者在无法和人们或外在世界联系的时候,会感到孤独,甚至精疲力竭,放松休息对他们来说反而会更难。   二、感受外界刺激的需求内向者更喜欢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体验,他们内心活动旺盛,任何外界信息都会迅速增加他们的精神活动。他们也许很喜欢和人相处,但是在和人交谈过后,他们就会想退出去休息或让自己透透气。因为过多的刺激会让内向者的大脑暂时想“关闭”,需要休息以减少接触到的刺激。而外向者喜欢多种多样的经历,他们越是觉得内心缺少刺激,就越迫不及待地渴望自己充满能量。外向者的休息是为了去接受更多的外界刺激。   三、获取知识和经验时的广度和深度一般来说,内向者偏向深度,它们限制经验的数量,但是会深入体验他们,内向者专注于少而精,他们喜欢深入探讨话题,追求质更胜于量。外向者更注重广度,他们往往拥有多种多样的朋友和经验,对所有事情都了解一点点,像是博学家。   如果你具有更多的内向特质,请不要刻意把自己改造或者包装成为外向的人,它是你天然的支点。你越能欣赏自己的内向特质并且享受它,就越能按自己的轨迹自由生长。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3057次访问,全刊已有634991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