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第01版:要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奋力谱写学校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周巍)5月28日,我校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在云塘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二楼科技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校长曹一家主持。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在会上强调,2020年是学校进一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总结“十三五”、谋划“十四五”、不断提高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年,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守政治担当,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奋力谱写学校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会上,校纪委书记胡永乐传达学习了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全国教育系统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湖南省十一届纪委五次全会、湖南省教育系统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并作了题为《牢记初心使命,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总结了2019年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安排部署了2020年工作重点。  付宏渊发表题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学校治理能力水平新提升》(详见2版)的讲话,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回顾成绩强信心,坚定不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二是精准把握新要求,坚定不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三是谋划未来抓重点,坚定不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  付宏渊指出,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严在党的政治建设上、严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严在干部管理上、严在监督执纪问责上;省十一届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完善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校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两个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上来,切实把“严”的要求贯穿到学校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  付宏渊在讲话中对抓好2020年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要以思想建设为引领,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要以纪律和作风建设为抓手,切实树立起新时代的新作风。  曹一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安排部署上来;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抓深抓实抓细,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推进学校各项改革发展;要强化组织保障,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要不断强化“一岗双责”意识,真正把职责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用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全体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了会议。

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摘要:  本报讯(记者 喻玲)5月29日,我校“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在一办九楼会议室召开,标志着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会议由校党委书记付宏渊主持,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咨询专家、各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参加。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校内部署和动员,第二个阶段是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作规划编制线上辅导报告。  校长曹一家在讲话中指出,规划工作关系学校的发展,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性,并认真思考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措施以及各个方面的定位。他强调,各单位在规划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时代背景,深入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形势的变化,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行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研判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同时思考新基建、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专业发展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及人才培养该如何适应新的需求。  曹一家要求,规划中要把握好六个核心内容,一是要建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科专业与核心课程的建设计划都应围绕特色鲜明去思考和规划;二是要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仅要将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也要注重成果转化;三是要建立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推进博士点申报工作;四是要加强现代大学内部治理能力,进一步进行内部机构改革和职能划分,让学校管理程序更规范高效;五是要加强条件保障,优化资源,提高效益;六是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传承和打造校园精品文化项目,坚持文化育人。  付宏渊指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关系到“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校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要认真学习研究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去思考学校规划和发展问题;二是要开门编制规划,着眼长远,要思考未来五年乃至2030年甚至到2035年学校的建设目标,要让规划编制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过程;三是要加强规划编制领导,要让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全体干部师生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高质量高标准的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绘制宏伟蓝图。  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以《大学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为题,结合国际国内高校情况,就如何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作了辅导报告。周光礼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高校发展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学正在被重新定义,应以创新应对挑战,以战略规划指引大学改进。他分析了当前战略规划的两种基本方法,其中基标法通过寻找同型大学,在比较的过程中找出自身差距,改进工作,是现代大学常用且有效的规划方式。他强调,编制战略规划的前提是形成大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厘清大学发展的战略思想需要回答大学的使命与战略定位、大学中长期发展的目标体系、战略优先、学校发展路径选择、学校办学规模、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卓越教师队伍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拓展经费渠道、组织和管理创新等十个关键问题。  会上,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敖洁就规划编制工作的时间安排、主要任务、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  “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办优质本科、建一流学科、创“百强”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此前,学校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和校长曹一家为组长的学校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以及以郑健龙院士为组长的校内校外咨询专家组,审议并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沙理工大学“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确立了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划体系、基本原则、进度安排、工作具体要求,并公布了详细全面的专项规划编制分工表和学院规划编制分工表。各专项规划编制小组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专项规划的编制。各院(系)规划编制小组由各院(系)的院长(系主任)或分党委书记(总支书记)牵头,负责院(系)规划的制订。5月21日,学校召开了“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咨询专家组第一次会议。会上,校长曹一家为16名学校“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校内校外咨询专家颁发了聘任证书。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开展集中学习

摘要:  本报讯(记者 喻玲 杨力铮)6月2日,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开展集中学习,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学习了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关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中心组其他成员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付宏渊主持学习。  会前,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紧扣研讨学习专题开展了自学。  副校长杨伟军是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加了今年两会。他向大家介绍了今年两会的召开情况并传达了两会精神。他表示,今年两会主要着眼当前形势怎么看、未来发展怎么干等重要的问题,作出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部署;两会代表委员一致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简务实,对国内国际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是一份信心报告,也是指引方向的报告。  校纪委书记胡永乐带领中心组成员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湖南省关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相关文件,并在发言中深入分析了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几种表现,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干部的宗旨意识淡泊,理论学习不落实,在做决策时脱离了实际情况。  会上,全体成员认真观看了《决战决胜———习近平指挥脱贫攻坚进行时》视频,学习了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齐路良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历程,对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及历史贡献进行了深入阐述。  付宏渊带领中心组成员深入学习了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并就学校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要求党员干部认识把握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高度警惕各自所负责领域内的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风险。  付宏渊表示,今年两会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的教育内容,对于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作用,大家要深刻领会。他还对下一阶段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作了安排部署,要求全校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推动我校改革发展。  在谈到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时,付宏渊一再强调大学需要有纯粹的精神,学校的管理成本大,主要是因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大学的责任就是教好学生,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疫情期间,学校多次强调一定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降低,少一点噱头多一点责任,全校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思考,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树立起新时代的新作风。  付宏渊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目前学校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要求,做到有始有终,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付宏渊强调,全校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更加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更加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加快推动学校“双一流”和“百强”大学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我校受聘省住建厅行业发展咨询单位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周敏)日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行业发展咨询会第一次会议。我校受聘为省住建厅行业发展咨询单位,副校长杨伟军、社科处副处长刘建江受邀参会。  会上,各专家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体系提升管理、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基建、工程总承包、BIM应用、数字建造、项目投融资模式等主题建言献策。杨伟军在发言中介绍了学校的特色优势领域,表示学校与住建厅有着深度的合作空间,双方在共同愿景之下,将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更大力量,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住房体系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湖南智慧、打造湖南样板。  会后,杨伟军代表学校与省住建厅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接受“行业发展咨询单位”授牌。

我校新增1个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陈娅 易敏)日前,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组委会下发了《关于公布第八批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通知》,我校申报的“长沙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批为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副校长谈传生担任基地负责人。  该中心依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通过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成长辅导、心理咨询四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校外依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湖南督导点、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面向全省高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我校召开统战协商暨先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表彰会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彭珊)5月27日,我校召开统战协商暨先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表彰会。表彰会上,民盟长沙理工大学委员会获特等奖,九三学社长沙理工大学委员会、民革长沙理工大学总支委员会获一等奖,长沙理工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农工党长沙理工大学总支委员会、民建长沙理工大学支部获二等奖,致公党长沙理工大学支部、长沙理工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民进长沙理工大学支部获三等奖。  校党委书记付宏渊为获奖组织颁发证书并作讲话。他指出,统战协商是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我校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谋划之年,也是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要坚持“行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为主”的办学路线,做好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发挥人才培养特色对行业的引领作用;要全面提升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办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治理效能;要解放思想、转变意识,打破墨守成规,用发展的思维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凝心聚力冲刺“百强”。  与会人员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我校召开机关作风督查工作会议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伍运文)6月4日,我校召开了机关作风督查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付宏渊到会指导,并就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优化机关作风督察工作、弘扬理工大学优良作风和精神作了讲话。  付宏渊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督察工作,是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是传承理工大学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需要,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大学文化的需要。特别是要通过作风督察工作,传承理工大学优良作风、弘扬理工大学精神。  付宏渊寄语到会的机关作风专兼职督查员,要进一步创新督查工作方式,完善督查工作内容,助力学校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有胸怀、有情怀、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尤其是年轻干部队伍,为学校“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改革与发展积蓄力量。

我校举办线上双选会专项帮扶困难学生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 贺佐杰)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毕业生总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就业形势严峻。日前,学校举办2020届毕业生“疫散花开·起航筑梦”大型视频双选会,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考研未录取学生开展专项帮扶。本次空中双选会有103家单位提供了4943个招聘需求岗位,其中校友企业、行业重点单位和标签企业占65%,1493名毕业生参加双选,近200人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  为做好本次线上双选会工作,各学院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对每一名未就业学生进行深入摸底排查,建立了未就业学生信息库;为全体未就业学生提供“一对一”简历把关、面试指导服务,提升毕业生求职竞争力;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一人一策”精准就业推荐,保证有就业意愿的学生尽可能顺利就业;“点对点”邀请各专业行业重点单位和校友企业,开拓新的就业市场,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面对疫情新形势,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的嘱托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迅速转变工作思路,加强对毕业生的线上就业指导。自2月以来,学校共组织线上视频双选会、云宣讲专场招聘会100余场,提供招聘岗位超过20万个。

第02版:综合

  • (空)
  • 第03版:文化云塘·毕业季

    【记者观察】求职路上的那些事

    摘要: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创下了历史新高。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重申“六稳”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并将“保居民就业”放在首位。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成为学校师生重点关注的事情。  让我们走进今年的毕业生,看看他们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面临了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他们的选择又为他们带来了怎样的经历与收获?早规划 早准备  “毕业后去哪儿”几乎是所有毕业生都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毕业这个人生的岔路口,不少人选择以求职就业的方式敲响社会的大门。无论是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还是向社会企业投递简历,大家都在尽最大努力去规划、尝试以及争取。  文新系毕业生汪浩目前在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实习,主要做行政党建工作。大学四年里,他曾两次拿到综合测评班级第一;曾担任风华文学社社长、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等多个学生干部职位;曾在天心区政府实习过一段时间;曾接触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懂得些许新媒体宣传技巧……这些经历成功吸引了面试官的注意,“成绩是我的加分项,同时,针对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工作很有必要。”  由于自己是独生子,为了便于在父母跟前照顾,城南学院毕业生高森将意向工作单位目标定在了家乡天津。他学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在正根据自己的需求,侧重于选择行业里的行政岗位。  职业规划做得早的人,到毕业季找工作时往往相对从容些。  能动学院毕业生张娇现在在美的集团空调事业部工作,她与这份工作的缘分来源于美的集团主办的“美”少年实习计划。大三下学期时,张娇报名参与了实习,虽然没有在那次实习中直接转正,但也为后来的求职成功打下了一定基础。后来在秋招中,张娇继续去美的集团做宣传大使,紧接着继续在该集团面试,不出意外的,她拿下了offer,“美的集团给我的岗位是众多选择中我比较满意的,所以没有犹豫。”  艺术学院毕业生李芳也早早做起了准备:从大三下学期起,她便着手制作自己的作品集;暑假时,她留在了长沙做产品经理助理。李芳将找工作的目光投放在UI(界面设计)方向和平面方向,秋季招聘会一开始,她将自己的作品有针对性地修改后,便开始向属意的公司投递简历。有困难 有阻碍  求职就像踏上一条新的道路,一端是校园,一端是社会,一端是理想,一端是现实。这条路不总是平坦的,今天蹦出一头“拦路虎”,明天杀出一个“程咬金”。毕业生们的求职之路,多少伴随着一些磕磕绊绊。  “专业所学与岗位所需不对口的问题会使求职过程受到阻碍。”高森学的是工程类专业,但他应聘的是行政类岗位。为此,他遭到许多单位的质疑,专业不对口成了他被拒绝得最多的理由。  王易则是经历了比较多的心理上的“大喜大悲”,由于他参加的笔试、面试较多,与他联系的HR相对也较多,但大多数仅限于开头的客套以及表现出有意向录取他,实质上却有不少HR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而敷衍了事,导致很多次王易感觉自己被“骗”了,努力与希望都付之东流。  张娇是一名工科女生,尽管她已找到了工作,但在求职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性别对自己的影响,“工科女生想做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得接受男女生理上的差距。”此前张娇与部分公司的HR聊过,在工地或者厂区里,多半是体力工作,男生普遍被认为更能胜任,女生在这方面占劣势;且如果只有男职员,公司只需满足男生的生活需求即可,但如果加入了女职员,他们需另添厕所、宿舍等基本设施,加大了成本……“这些问题挺现实的。”张娇不禁感慨。  挡在毕业生求职之路前面的,除了所谓社会上的“常态化”问题以外,还有因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而导致的与应聘公司沟通不畅的问题。  李芳在去年秋招时,参加了某知名企业工业设计部在艺术学院开展的一场设计专场招聘会。考虑到其在外的口碑、对实习生的培养机制,李芳决定向该企业投递简历。在顺利通过他们的两轮面试且网签成功后,李芳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尘埃落定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李芳未能将纸质三方协议及时寄往该公司盖章。今年三月,她突然收到了该公司HR的口头解约通知,一下失去了工作机会。李芳立即向辅导员秦子玲老师反映了情况,在时任招就处副处长贺良老师的指导下,招就处贺佐杰老师、梁莹老师和秦子玲老师共同协商努力,公司最后同意以调整工作岗位的形式,保住了李芳的工作。“在疫情这么严重、很多公司都在裁员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李芳对老师们充满了感激。  秦子玲老师表示:“今年的就业工作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校招就处、学院以及各位老师依然在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们解决就业难题。在疫情面前,学校、院领导、老师、学生都能够拧成一股绳。”有回忆 有成长  当理想照进现实,毕业生们在求职之路上跌跌撞撞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一路经历,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求职前,汪浩一直在准备湖南省选调生的考试,并未签过单位。当面试完几家公司后,他才发觉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求职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还是应该给自己多制造机会,多留下选择,多接触同专业接近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多锻炼自己与他人沟通交谈的应变能力。”  许多毕业生求职面试时都是从刚开始的紧张、不自信、不知道该怎么回复问题到镇定、从容思考回复问题的,张娇也不例外,“这对我来说就是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她还意识到了学校与社会的区别,在学校里说话经常是无所顾忌的,进入社会则需要三思后言、字斟句酌了。  对于李芳而言,没有什么比一波三折的求职经历更让人印象深刻了,“三方协议事件算是我正式步入社会交的门票。”经过自我反思,她意识到自己社会经验的不足。“处理事情不能拖,别人不会为自己的马虎和纰漏造成的损失买单,最终买单的还是自己。”  求职过程同样曲折的王易抗打击能力变强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成熟了,他学会了带有目的性地去完成一件事。“过程无憾确实重要,但拿到想要的结果才是对自己的交代。”同时,他依然秉持着天道酬勤的价值观,“静下心来做事总是没错的。”  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公里”,毕业生们都在不断试错,慢慢摸索,争取适合自己的路,力求顺利走到终点。(学生记者 蒋佳婧 朱开琼 关茗予)

    【云影之声】话题:长理给予我的

    摘要:  毕业季,回首往昔,曾经年少轻狂,曾经肆意成长。这些年的学习生活里,长理给予了你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毕业生的想法。  计通学院毕业生尹达:在长理,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奉献光和热;我坚持夜跑,四年来累计跑了一千一百多公里;我创办过俱乐部,尝试从无到有去摸索经营;我担任过中专历史公开课教师、加入过实验室、进入过英语口语班,我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工作……这些都是长理给予我的礼物,它们点缀了我的大学生活,使其丰富多彩。  汽机学院毕业生曹开彦:长理教会了我适应生活,学会在平凡日子里活得精彩自在,即使有遗憾,但不后悔。学校的生活可能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但生活从来不会主动适应人,只有人去适应生活,长理所给予我的就是教我如何在新环境中让自己发光。  水利学院毕业生周祯玉:长理给予了我一段特别的科研经历。我在大二时接触到了科研项目,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特别感谢长久以来鼓励、帮助我的博士学长学姐,是他们带我走进了学术圈,教会我许多知识,让我领略了科研的魅力。这段经历使我更明确自己毕业后应该做什么,让自己更成熟地去对待学术。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近科研,发现学术的美!  城南学院毕业生郭桠:长理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正确的三观是长理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长理开拓了我的眼界,磨炼了我的性格,教会我处理人际关系;让我明白面对同一件事时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让我学着去适应和从前差异巨大的生活……这些改变都让我更向上、更具有正能量,让我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经管学院毕业生高佳:在排球协会的时光是长理留给我最为深刻的记忆。升大二后,我们搬来了云塘,这里开展起校园活动来更加方便。我喜欢打排球,便加入了校排球协会,每晚和许多小伙伴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后来一起参与校排球赛的策划,共同比赛,协会里的伙伴都成了要好的朋友。毕业之际,我们即将奔向四方,但这些人这些事,我都会在心里好好珍藏。  化学学院毕业生苗珂:四年来长理给了我很多历练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环保志愿者协会的项目创新、班级的凝聚建设、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寝室矛盾的化解以及考研过程中的心态稳定等等。大一刚进校时懵懂、急躁、空有胆量,好在长理容错,我才能掌握做事的围度,不断明确自己的定位,渐渐知道该如何创新项目、该怎么和团队融合,以及朋友之间相处的哲学。  文新系毕业生邝宇轩:曾经我认为“长理”二字普通,但随着时间的沉淀,我对长理的感情却与日俱增。长理让我遇见了太多在“平凡”的地方始终保持努力的值得尊敬的人,所幸我也和他们一样写下了人生履历上浓墨重彩的几笔。美好青春即将画上句点,我会怀念在图书馆书海遨游和为了新闻作业在校园各处奔波的日子,离开前,我一定要和学生时代做一个告别,郑重地说一声“再见”。(学生记者 李汶洁 赵天璇)

    【青春展台】最真诚的感谢致最亲爱的你

    摘要:  毕业是人生一个离别的路口。告别前,想起往昔的种种,身边的老师、同学、宿管阿姨……校园里总有一个人,让你想暂停离开的脚步,郑重地对对方说一声“谢谢”。谢谢您,我的老师  “那年和唐老师的小小约定,我做到了,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特等奖学金。回首过去几年,我很感谢唐老师的鼓励与支持。”材料学院毕业生熊银口中的唐老师是她大一时的辅导员唐青老师。  在熊银眼里,唐老师为人随和温柔,处事细致周全,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熊银大一时,唐老师一个人同时带了四个年级的学生,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她把各年级大小事宜处理得游刃有余,对新生们也倾注了许多心血,让熊银很是敬佩。  大一期末时,在一次谈话里,唐老师对熊银说了这么一句话:“成绩要保持在年级前五哦。”这句话就像一粒种子,在熊银心里生根发芽。自那时起,熊银悄悄地把它记在了心里,之后默默实践着,最终没有辜负约定,她做到了。  “唐老师之于我,既是老师,是引路人,也是益友。”大一那会儿的熊银稍微贪玩了些,唐老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她身上的潜质,鼓励她参加各种比赛,不管是她的演讲和主持活动,还是她学生干部和科研项目的经历,唐老师的鼓励都未曾缺席,“这让我找到了不一样的舞台。”谢谢你,我的室友  毕业之际,能动学院毕业生陈小妮最想对她的室友们说一声“谢谢”。  进入大学前,陈小妮有些担心与室友的相处问题,进入大学后,她却发现自己多虑了。她的室友们暖心且有趣,她们会在节假日相约出游、会在期末临考时互相督促复习、会共同精心准备室友的生日惊喜……令陈小妮记忆犹新的是大一时军训第一天的场景。那天烈日炎炎,陈小妮站着军姿,一时因为体力不支而昏倒在地。一旁的室友们见状,急忙向教官打报告,紧接着搀扶她去了校医院,陪她进行诊断、打点滴。  由于还要归队继续训练,室友们无法一直陪着陈小妮。她们走时,一直嘱咐陈小妮注意休息。一下训,她们又马不停蹄地去校医院陪伴陈小妮。无论训练多累,她们都记着给陈小妮捎带好吃的,告诉她一些军训中的趣事。那时起,陈小妮便感受到了来自室友们的贴心与温暖。  这样一场“小意外”拉近了陈小妮和室友们的距离。在接下来的训练里,室友们一直提醒陈小妮记得吃早饭、及时补充水分、坚持不下去不要硬扛,一直照顾着她。虽然才认识不到几天,但几个女孩之间的情谊却是真实动人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陈小妮大部分的大学时光都是与室友们一起度过的。临近毕业尾声,陈小妮心里最舍不得的就是室友们,“我可爱的室友们,我们不说告别,江湖再见!”谢谢你,我的团队  “我想对蜂巢团队的每个人说声感谢,遇见你们是我的幸运。”交通学院毕业生肖智豪加入蜂巢团队至今已经两年了,他在这里收获了优秀的朋友和自我的成长。  蜂巢团队成立于2014年10月,是一支致力于用专业知识帮助贫困村利用互联网技术销售果蔬的大学生公益创业队伍。项目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与长沙EMS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帮助贫困村进行农产品的向外输出。其扶贫先进事迹被红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团队历届成员获多项国家级以及省级奖项。这样的实力和背景吸引了肖智豪,他在两年前选择加入其中,成为团队的一员。  这两年来,肖智豪与队友们一起参与“三下乡”调研,接触农村的人情风貌,走过险道,爬过高山;一起卖过芒果,探索互联网+CSA的扶贫模式;一起打过比赛,为了PPT和文稿熬到深夜……这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许多事,会为了失败而懊恼不已,灰心丧气;会因为意见分歧而闹矛盾;但更多的是在困难和挑战中相互打气,携手前进。  在团队中,大家不仅学会了对项目的运营,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在肖智豪考研最难熬的那段时间里,队友们一直都在给予他鼓励和帮助。“毕业之后,我们即将各奔四方,愿我们在可能见不到彼此的日子里继续发光!”这是肖智豪对队友们的毕业祝福。(学生记者 王京 陈慧)

    【光影记忆】我的成长

    摘要:文新系徐超怡,大一时第一次参加大型活动采访是学校招聘会,有些忐忑、有些紧张。毕业前,徐超怡最后一次采访的大型活动,是今年的湖南两会,她已经很自信、很从容。电气学院向凯鸿,刚进校园时还略显青涩。大四时,向凯鸿已经是校学生会主席,他作为学生代表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上发言。土木学院江浪,大一时怀着对校园生活的憧憬加入了双截棍协会。在学校本硕学习七年后,江浪收获满满,他最感谢导师对他的谆谆教诲。汽机学院曹开彦(右三),在大一军训时结识了一群“苦中作乐”的小伙伴。四年过去,曹开彦(左一)已经有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迷彩服合影和学士服合影,都是他最珍贵的记忆。

    第04版:副刊

    【散文天地】澜漪虽渐杳,馨香却长萦

    摘要:  故事的开始,是再猛烈的日头也压不住的雀跃期待,校园的喧嚣都在迎接这一场盛大相遇;故事的结束,是再动人的离歌也抚不平的离愁别绪,校园仍旧热闹,可有人正要离开。  第一次踏进长理大门的那个夏天,年轻的心里跃动的是向往和期待,早早地就和迎新志愿者学姐联系好,找到自己的宿舍收拾好行装。开始对为期十四天的军训感到惴惴不安,是煎熬磨难,也是自我挑战,大学生活热闹开场。四年后的这一刻,同样是一个蝉鸣不绝的夏天,将年少与轻狂留在过往,只带走为社会奋斗的一腔热忱。那么,不妨微笑着再一次回首,寻找那记忆深处的风景。  除了每年秋天年轮广场上那纯粹而明净的银杏,泼就的一片浓墨重彩的金黄,我最为怀念的,是金村上课路途中绿意盎然的古树。有太阳的日子里,下午上课经过从弯道到六教的坡路,或者从十三教到游泳池,头顶总是生长着一大片蓬勃的绿色,散开的枝丫层层交叠,阳光透过叶隙,将绿色细细打磨,每一片树叶都翩然欲飞,远远地看,就像是雨后初晴时白蝴蝶近乎透明的羽翼。老旧的泛着灰绿色的水泥路,长理瓦蓝色的特色路牌,都静默不动地守护在它们身旁。  也曾经特意带朋友游长理,秋日登九方云鼎,夏夜闲坐云影湖畔。从甘饴园旁的石阶路出发,和友人一边闲谈,一边拾级而上,路旁的枫香正红,星星点点的红色点燃了梅岭。秋高气爽,是正适合登山的季节,一口气爬上去,伏在栏杆上极目远眺,尽情俯瞰整个校园。或者在静谧的夏夜,随意坐在云影湖前,图书馆的白炽灯透过玻璃窗映射在翻涌的波纹上,四周却是一片深寂的墨黑,如同一副古拙的木刻画,黑与白、光与影在这广阔的湖面上展开了一场追逐。  如果说非要找出这些景色的特别之处,那可能很难,“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加明亮的并不是故乡的月亮,只是乡愁为它粉饰了一层动人的光辉。因此,那云影湖并不波澜壮阔,却也碧波悠悠;那九方云鼎并不高大巍峨,但也肃穆庄严。我们爱的并不是长理表面的浮光掠影,而是用自己的每一天认真感受的长理生活,那都是深入灵魂的静影沉璧。每个人都在为这些风景着色,浓或淡,都是最美的那一场。  纵使有关于学生时代的风景都在慢慢远去,纵使有关校园生活的喜怒哀乐也只是如水上波痕般,几番颤动之后便渐杳澜漪。然而我们在这里学会的知识,学会的道理,都是专属于我们和长理的记忆,这记忆馨香长萦,永不消散。  故事还在继续,我们,一直都是主角。

    【呵笔成诗】消逝的时光里,愿有你我的影子

    摘要:啊,我们又来到了这熟悉的,承载着我们欢声笑语的草丛。阳光依旧会通过层层树叶,轻轻地洒落在我们的脸颊。上可走过这草丛,我们将迎来的是寂寞的分别。不必忧伤,分别只是暂时的……你还记得那个在图书馆专心学习的自己吗?对,那就是你最可爱的样子。虽然,离别的伤痛,有时会发不出声音来。可你要相信,“天下谁人不识君”。放心地前去吧,消逝的时光里,终将留下你我的影子。

    【白首穷经】同站换乘

    摘要:  即使这学期我们没有在校园漫步的机会,校园里的栀子花仍然自顾开了。  也许有人在为仓促的毕业仪式而遗憾,也许有人在眷恋校园里的湖和柳,梦里都是食堂的饭菜香,也许还有人在深夜辗转迷茫,为未来作着估量与规划———在这个节点上的人,都在回首又张望。因为毕业本就是一个起点与终点重叠的领域,像是一个可以同站换乘的车站,下车又上车。有些故事在这里结束,而新的故事,正要发生。  四五年的时间,其实并不很短。课铃响了再响,衣柜换季又换季,就足够让少年人在这里成长为青年人。八月尾,晴天或阴天已经记不得了,满校园行李箱咕噜噜,与学校的柏油马路狂欢。他完成一场准备多年的考试,跨越山河,与长理相遇。然后是军训,太阳直直地炙在颜色统一的帽子上,汗一层一层冒出,又被衣衫吸干。三三两两拿完统一的水瓶,一面看着日头渐落,一面与新相识的朋友商量今天的晚饭要试试哪个不曾涉足的食堂。后来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他再也没有在教学楼之间迷路,好几个食堂的菜也差不多吃了个遍。拍过了九方云鼎的日落,吹惯了凌云路的晚风,偶然翻开一本书发现捡拾起的银杏叶也已经风干。他乘着地铁早出晚归实习,为毕业论文熬了几个晚上,猛然闻到栀子开了。  毕业是这段青春旅车的终点,他有几堂课曾分心,有几晚不停复习,有几次失眠,有几次晨跑。当初的少年人一天天褪去青涩,一天天学到更多,一天往自己的人生迈进一小步。在这段旅程里与他相遇的云和月,人与事,都悄然与他作一场盛大而漫长的告别,留下藏在青年人的行囊里的叮嘱,抽丝剥茧般离开他的这段岁月。  青年人的校园生活到这里算是结束,他背上当初背进来的行囊。他下车,深吸一口气又吐出,与司机或乘客挥挥手,预备同站换乘。  另一辆旅车很快就到了,他投递反复修改的简历,在面试等候的座椅上紧张地准备自白,拿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资。他以自己行囊里准备的所有学到或体会到的知识连同经验,奋力追求着他不断清晰的、想要的生活。当这辆车越开越远的时候,有些旧故会上车与他同走,他们并肩坐着,时常聊到上一趟车的奇遇,当年相惜的知己,当年受教的恩师。也许他临时起意会再走回那个站台,望一望再熟悉不过的风景。  是的,桐阴渐浓,栀子花香总是令人陷入影影绰绰的忧愁,但是又隐隐约约让人神往。毕业也是如此,那个青年人的心装得满满,毕竟装了满湖云影水,装了几轮日落月出,装了整车的人。遗憾或完满,不舍或憧憬,都再次奔赴下一趟旅车,依然朝各自的人生追寻着。  六月,他在校门口同站换乘,搭载青春,点亮可期的未来。  他告别,他出发。  行李箱咕噜噜,继续作着狂欢。

    【岁月神偷】盛夏纪事

    摘要:  当我再一次推开寝室的门,只有一室安静裹挟住我。就好像即将面临的只是一次普通的暑假,我们都只是去去就回。  可是我知道不是的。  大学四年,我们匆匆忙忙地来,带着一点彷徨或无措,和对新生活的无限欣喜。那时天总是很亮,我喜欢和阿罗走在年轮广场,谈着不着边际的梦想。马路上有骑单车的男孩呼啸而过,斑驳的树影里偷偷藏着甜蜜的小情侣,如果不是树上的知了在不知疲倦地鸣叫,我倒愿意把这幅画面描述成老电影里的经典镜头。而我百无聊赖地站在路旁,仍不明白现实与我将会有怎样的关联。  图书馆里藏着一个大学,毕业时我才明白这话不假。每临近毕业季图书馆就成了一块“香饽饽”,挤满了为期末考试发愁的学子和冲刺考研的战士。木质的桌上垒着高高的书,颇有些备战高考的意味。空调的风把光影切割扭曲,好像正揪着座位上那些奋笔疾书的学生们忐忑不安的心。不过我总是喜欢“猫”在寝室里,抓住一点点的空余时间往热牛奶里加麦片。黄色的麦片在牛奶里浮浮沉沉,似乎昭示着我无法预计的未来。  然后我开始收拾行囊,把四年来所储备的知识和热血都捎上,一股脑塞进背包里。我们开始互道再见,并准备为各自的理想奋力奔跑。从十八岁这年遇见,到二十二岁分别,这段最精彩的时光,终于被我们亲手裁剪下来,完整地缝进了这所我们深爱着的大学。  我恍然。  “发什么呆啊,拍毕业照去了。”领座的阿罗恶作剧般扯了扯我的马尾,于是我像是从什么摸不着思绪的梦里惊醒一般,抬腿往屋外走去。  和大多数青春校园剧一样,我们也聚集在广场的几排台阶上,大家穿着学士服一排排站着,在烈日下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咔擦”一声,青春就那样随意地落下了它厚重的帷幕,带走了一些人的孤勇和热血,也带走了一些人的不甘和怀念。我曾经无数次幻想那个离别的盛大场景,可它真正来临的时候却是这样漫不经心,悄无声息。成长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那一瞬间,我站直了身子,看到了老师和同伴眼中燃烧着的火焰,看到了火焰中跳动着的永不熄灭的希望,和充满光明的未来。  我恍惚间突然有种预感,这样好的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那就让故事留在那里吧,留在我们轻轻走过的操场,留在我们曾经躺下的那片草地上。自此所有的过往所有的荣耀,随波逐流,皆与海草无二。毕竟,褪色的是我们,不忘的是人间,那些我们用力拥抱过的人儿,终究是要鲜艳在山高水远的另一边。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变成喜怒不形于色的大人,颠簸在社会的洪流里,可偶然在人流如织的街道听到校园里那个熟悉的名字,我们还是会下意识地回头,然后招手微笑。  “好久不见,你回来了啊。”  仿佛只是度过了一个闷热慵懒的暑假,我还是那个咋咋呼呼的女孩,提着笨重的拉杆箱,惊喜又开心地大声说,“我回来啦。”  我回来啦。  就像我们从未分离。

    【风华文学】时光碎片

    摘要:  我们拿彼此记忆的碎片,拼凑成一整段时光,又揭下它薄薄的一层,贴在每一个熟悉的角落,以便多年之后记忆不再清晰时,还能借此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  六月,教室的玻璃窗上印照着太阳的光晕,透过一层薄薄的尘埃,我看见窗外阳光正好。  教室里,木质的桌子被摆放得杂乱,纸飞机不知被谁粗心地遗忘在椅子下,还沾了些细碎的尘埃;黑板前的粉笔头,白的、绿的、橙的、蓝的,纷杂的色彩撒了满地,不知被多少人用过了,短得只能勉强捏在指尖。  我看见,有人踩在凳子上,有人站在桌子上,他们挥动着手中的书本,又或是将厚厚的一沓稿纸向上抛到空中,翻飞的纸张缓缓飘落,渐渐将他们的身影淹没。  我看见,有人用画满了公式的草稿纸折成飞机,一群人一齐对着飞机头哈着热气,他们簇拥着挤在一扇窗口,你推我搡,再伸长了手臂一齐将它们扔进风里。  也许想着借此一决高下,却又因突如其来的风,再分不出谁远谁近。  我看见,有人抢着为数不多彩色粉笔,用最鲜亮的颜色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又或是将满手的粉笔灰涂抹在别人脸上,然后飞快地逃开,像个孩子似地把教室弄得乱成一团。  我看见,有人笑出从前没有的灿烂;我看见有人哭出从前没有的伤感。时间定格在那一刹那,所有的情感都浓缩进那一瞬间,他们将自己的身影,镶嵌进这段闪闪发亮的回忆。  我看见,有人伸出手在一束夕阳中抓住浮动着的尘埃,将它紧紧地攥在手心,将它紧紧地贴近心口,忽然又震开手臂,宛如展翅般将它抛向天空,阳光之下,那一抹灰尘竟也如繁星般闪着熠熠的光,装点了那片夕阳,也装点了那段时光。  我看见有人相拥着告别,我看见有人蹩脚地说着再见,我还看见有人默默地留恋,然后渐行渐远。  笑了,闹了,一哄而散。  我看见他们搭着肩,我看见她们挽着手,我看见他们一群人从我面前走过,径直地走到教室的门口,不知道是谁这么不安分,明明头也不回,却非要伸手抓一把头顶的门框,又在要放开时悄悄地挥一下手腕,蹩脚地掩饰着心中的不舍,让人发笑,又令人伤感。  我看见有人回头,也看见有人忍着不回头,我知道他们所留恋的,正是身后,阳光正好。  这是他们留恋的,也是我们将要留下的,时光的碎片。

    【菁菁校园】想见你

    摘要:  夏天总是让人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在透明玻璃瓶里咕嘟嘟地冒泡的橘子汽水,在冰箱的胃里睡觉的缤纷雪糕,凉津津的西瓜也等待着和勺子的相爱。悄无声息的,毕业季也伴随着这些美好走近了,无声地宣告着一部青春电影的落幕。站在观众席里,我好想见你。忆想见你,想回到过去看看你。脑海里不自觉地像电影一样放映过往种种,也许是我偷偷镀上了煽情滤镜,一切都那么甜而稳妥。初入校园,出现在镜头里的有那棵老态龙钟的梧桐、西苑食堂二楼的酱香饼、座无虚席的图书馆、推开宿舍门看见的羞怯新面孔,还有你。回忆总是像一部老电影,出品人和主演无一例外都是你。在一个又一个的镜头里,那个尚带青涩,不谙世事的你模仿着学习,学着去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  想见你,想见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出糗的你,想见深夜辗转对未来迷茫的你。我想见你,但是我什么都不会做,我只是一个观众。我明白每个历史性的时刻在当时都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瞬间,我只是想见证你成长的那一个瞬间而已。我想要看到那样的你,为未来积蓄许多的力量与勇气。如果不巧,你也看到了我,我会和你说:嘿!你好,我在未来等你。感这个季节总是那么容易感伤,你也无法在回忆里驻足太久。把一路走来的欢愉连同悲伤都装进行李。你与身边那些亲近的朋友们老师们不停地合影,你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心中那一小块的失落和悲伤却像不倒翁,越是想要按捺,越是摇晃个不停。  不愿意让自己再去想这场落幕,当下这个瞬间的你是那么清晰,真实却又带着某些不太实际。失落,悲伤,对未来的迷茫不安与期待全部都焦灼着你,但这就是毕业季所独有的感受。望一场风景的落幕往往意味着下一场风景的开幕。慢慢地,你身上的学生标签剥落,取而代之的是任何身份的可能。也许你还沉浸在对当下的感伤和对过去的追忆中,新时期的大门却已经敞开。想见你,穿越时间人海奔向未来去见你。你是否已经褪去了一身稚气?你是否活成了愿望里的模样?你是否有足够的心境去与自己相爱?想见你,将过去积蓄的力量和勇气都给你。  在毕业季里我们做许多告别,和朝夕相处的师友告别,和久处不厌的环境告别,和我们学生时代的所有参与者告别。我们在这里与其他人说再见,也与自己说你好。  谨以此文献给即将离开校园的学姐学长们,愿你们在剩下的这一段校园时光里保持好心情,在奔赴下一场人生之旅时,被世界用多一些温柔对待,愿你们所望皆如愿,所行皆坦途。如若不幸没有,希望你们仍然能做那个眼里有光的少年。  想见你,你要常回来!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2021次访问,全刊已有640765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