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主题教育守初心之身边榜样】土木学院“锋”系青年的故事

   期次:第490期      查看:94   

师生看望陈任典。

桥梁1701班的同学在2019年湖南百公里活动的途中。

  提起土木类师生,许多人往往会先入为主想起“土木土木,又土又木”这句话。但是,恰恰是这群土木学子,他们的故事彰显了“锋”系青年的风采。

  一次偶然的跨省救援

  滴答滴答、嗡嗡嗡……11月8日上午8:30,伴随着血液分离机的声音,土木学院陈任典同学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只胳膊上插着几条细细的管子,他体内的鲜红血液顺着管子流入分离器,分离器分离出干细胞后,再顺着管子流回他的身体。5小时后,他的造血干细胞被迅速运往武汉儿童医院,流入到一名8岁白血病女孩体内。

  这场“生命种子”的跨省救援,源于两年前一次偶然的献血经历。
  2017年军训期间,陈任典在学校汀香园前坪看见了献血车,于是他拉着室友黄耀辉一起献了血,一同志愿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那时候我刚满18岁,这算是给自己的一份成人礼。”
  2019年7月16日,他被湖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血型与一名8岁白血病女孩的初配型结果相合,当被问及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毫不犹豫,给出了肯定答案。
  陈任典的父母起初并不支持他的决定,担心捐献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想着远在三百多公里外那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小女孩,他内心从未动摇。他一直通过上网查找权威资料等方式为父母科普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打消父母的顾虑。7月21日,陈任典进行血液样本检验;8月12日,全身体检通过;11月4日,入院开始为期五天的皮下注射动员剂,直到11月8日,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
  谈起五天皮下注射动员剂的日子,陈任典笑称“生活待遇还不错”,只是每天一早一晚打两次针,针头和皮肤的“亲密接触”挺疼。除此之外,打动员剂也会带来些许轻微的副作用,“那几天的确有些腰酸背痛,偶尔头晕。不过健康人士一两周内就可完全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我也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这并不可怕。”陈任典表示,“我是在对骨髓捐献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决定做这件事的。”
  从今年暑假得知匹配成功,他便开始通过互联网、学习强国APP等收集资料,对骨髓捐献有了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识。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保持清淡饮食,合理锻炼,预防感冒,只为让自己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完成捐献。
  截至目前,陈任典同学是我校第3例、湖南省第641例、全国第910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捐献过程中乃至结束后,陈任典受到了校领导以及社会媒体高度关注,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正常生活,“这并不伟大,其实我的主要目的是救人,希望这个小女孩未来可以结婚生子,有自己的人生。”

  一场精心组织的百里毅行

  同样的土木人,有着不同的故事。

  时间倒退回11月2日,深秋,天刚蒙蒙亮,2019年湖南百公里起点站长沙中盈广场早已人头攒动。拥挤的人群中,写着“桥梁1701班”字样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旗帜下,是桥梁1701班全体学子,他们携手挑战百公里。
  由于专业分流的缘故,桥梁1701班是今年9月新组建的班级。同学间彼此陌生,如何增进班级凝聚力成了班长朱毅鹏的最大困扰。
  一天夜里,朱毅鹏偶然看到2019年湖南秋季百公里的宣传,这给了他一个灵感———带班级参加百里毅行。
  想法形成提案,班委协商一致后,朱毅鹏与全班36位同学一一面谈,发起动员。“出人意料的是,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支持我,愿意为这次活动出一份力。”
  从长沙中盈广场,到湘潭九华湖公园,全程41千米;从清晨六点醒来,到晚上六点结束,历时12小时。
  百公里途中地形路况复杂,沿途要经过山地、草地和石子路,走过一条条长桥。看起来是障碍,实质在土木学子眼里却是一次特殊的“专业课外实习”。例如途经湘府路大桥时,他们为它是连续梁桥还是悬索桥而“争执”,又一起走过了堪称“湘江第一桥”的黑石铺大桥、只有桥面板的巴溪洲景观大桥……临近终点的时候,几乎所有同学的脸上都是倦态。
  “离终点只有一千米啦,大家快跑啊!”班上的杨文波大喊道。
  “冲刺!加油!”同学们纷纷回应道。
  “你怎么这么慢!”部分同学带着玩笑语气“嫌弃”着。
  疲倦心理渐渐消除,空气中弥漫着欢快的活跃气氛,他们走得更快了,更轻松了。最终,傍晚六点,全班同学成功抵达终点站九华湖公园,完成了这次挑战。
  在百公里的路上,朱毅鹏听到最多的就是“哇,他们是整个班级来参加”的感叹和别人读出他们班旗上的字“长沙理工大学桥梁1701班”的声音。听到这样的话,他觉得无比骄傲与自豪。

  这次活动后,班上的周宁杰感觉与同学们联系更紧密了,在百公里的途中,他们一起经历了身心的考验,最后产生了一种凝聚感。“之后再困难的场景,我们都会拧成一股绳,互帮互助,取得最终的胜利。”

  【记者手记】

  将德育工作落实到细微处

  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流入求助的白血病患者体内,班集体百里毅行走过的路都转换成了五万以上的微信运动步数,土木学子的故事是将德育工作落实到细微处的表现。

  陈任典用亲身经历帮助其他人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到底要做什么、该注意什么。计通学院罗百荣同学11月28日也会去完成一次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为求经验,他主动联系了陈任典。两人于汀香食堂边吃晚饭边聊整个流程和注意事项,“陈任典很热情。”罗百荣说。
  桥梁1701班的故事传播开以后,不少人动了心思:“他们班好棒啊,要不啥时候我们班也组织一次这类活动吧!”

  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是偶然,组织全班百里毅行的想法是偶然,两件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实际上绝非偶然发生,这与学院的学生成长工作息息相关。

  土木学院坚持“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加强共青团“思想引领”工程建设。像陈任典这样的志愿者不在少数,义务献血等志愿活动在校园蔚然成风。以陈任典所在的学院17级为例,据不完全统计,500余人的年级中就有135名同学在大学期间有过献血经历,累计献血205次,其中18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辅导员叶正芳老师说:“这是一群‘锋’系青年。他们将助人视为悦己之事,将奉献精神厚植于心。”
  “‘锋’系青年”活动的推出,是土木学院落实学校标杆工程的具体举措。从去年三月份“学雷锋月”系列活动开始至今,共推出12名“锋”系青年。“‘锋’系就是达观、热忱、助人、钻研、正能量!”院团委书记李小军老师解释道。
  除了举办“‘锋’系青年”活动外,该院还举办了“读红色经典,向祖国敬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读书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读书班、“我和我的祖国”团支部风采展示、“赓续五四精神,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团日活动、土木杯篮球赛、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学生德育工作落实到细微处。
  “我院学子为救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完成团建全班携手参加百里毅行等事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土木学子勇于担当、乐于挑战的可贵品质,与‘土累天下木承苍穹’的院训不谋而合。”李小军说。 (学生记者 朱开琼 孟凡佳)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3480次访问,全刊已有640343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