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研究

——基于我校在新宁县风神洞村的帮扶案例
   期次:第473期   作者:贺良 童家鑫   查看:109   
  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思想并实施以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地方,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对高校教育扶贫的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我校在新宁县风神洞村的扶贫实践

  我校于2015年起对新宁县回龙寺镇周家岭村(现已合并为风神洞村)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依托交通、电力、水利、轻工、生物食品等专业学科优势,为该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教育扶贫。加大对当地教育教学的资助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氛围,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领帮扶学生,帮助贫困学生改善学习条件;学校将大学生专业实践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开展师生交流和暑期社会实践、支教等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实施教育奖学计划,每年对考取大学和研究生的学子给予奖励,倡导教育脱贫的观念。
  (二)人才扶贫。提升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注重“两后生”培养,实施雨露计划。组织蔬菜和葡萄种植专家到村里现场指导和授课,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技能培训、田间授课等,切实提高当地群众自身脱贫能力。
  (三)产业扶贫。结合学校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建好高山特色种植项目,创新管理模式,确保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将产业扶贫与大学生创业相结合,互惠多赢。物流专业教师指导的“蜂巢”学生团队用专业知识为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与物流企业合作量身定制的创业实践项目,有效的将城市“菜篮子”工程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
  (四)科技扶贫。依托于高校师生的智力资源,选派交通、水利、城乡规划、农作物种植、环境治理等方面专家学者、无人机团队和120余名大学生到扶贫第一线实地勘察调研;依托精准扶贫相关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对学校驻村扶贫工作给予理论与实践指导,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政策咨询与理论支撑。
  (五)文化扶贫。强化理论与政策的武装,通过“村村通、村村响”,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注重调配教育教学资源深入贫困地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引领思想脱贫,建立国学教育基地,将国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有机结合,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思想动力。

  二、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

  (一)教育扶贫是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极大优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高校要协调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攻克脱贫难关。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资助力度,完善软硬件设施,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人民对基础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支教活动;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在高考招生方面,适度向贫困地区倾斜,扩大面向贫困地区招生计划。

  (二)产业扶贫是重点。丰富的人才资源是高校产业扶贫的独特优势。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中的重点和难点,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广泛深入基层调研,挖掘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优势,选取特色产业,制定长远可行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给予产业技术支持,提高产业扶贫的成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扩大市场规模,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打造区域品牌特色,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三)科技扶贫是支撑。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丰硕的科研成果,破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实施校地、校企合作和产学研成果转移转化。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优势,实施结对帮扶机制,利用校内实验室、研究中心等,与企业进行联合攻关,给予贫困地区科技咨询和服务,开展科技人才、产业技术培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要鼓励科研人员对贫困地区致贫原因、脱贫对策等进行研究,支持其开展科技扶贫研究,推进其产品技术创新升级。
  (四)人才扶贫是保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往往忽略了贫困地区的人才培养。高校应不断为扶贫注入人才“能量”,为培养农村科技创业人才提供强大的智力平台。一方面,高校可通过开展形式多元的培训课程,给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提供支持,切切实实的提高当地群众的脱贫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将“造血式”扶贫和“输血式”扶贫有机结合起来。
  (五)文化扶贫是核心。不管是造血式还是输血式的文化扶贫,目的都是为了对贫困户进行精神脱贫。高校应加大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对贫困户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引导贫困户树立“滴水可以穿石、弱鸟可以先飞”的脱贫观,改以往思想上的甘于贫困为不甘贫困,行动上的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搭建多元的文化扶贫交流平台,开展文化扶贫论坛、座谈会、文艺演出等,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营造积极文化氛围,帮助贫困户打破传统固化思维。

  三、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难点和路径优化

  (一)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难点

  1、高校扶贫优势挖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在文化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协同机制有待完善。高校要依靠所具备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能按照“实事求是,因村制宜”的发展原则,全面深入分析贫困村的优势和劣势,把好扶贫产业发展脉,科学制定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路径,突出扶贫主业,实现精准扶贫、协同扶贫,实现扶贫产业差异化发展和老百姓持续稳定增收。

  2、校企合作抱团发展。高校扶贫劣势在于缺乏资金投入、市场渠道、管理与风险防控经验,这恰是企业的优势所在。精准扶贫应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加大企地对接力度,借船出海,找准做实承载贫困群众和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规模化、特色化、长效化产业项目,积极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生产性服务组织、技术和流动协会,创新“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

  (二)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优化

  1、因村施策,找准产业发展路径是精准脱贫的长效之策。要按照“实事求是,因村制宜”的发展原则,全面深入分析贫困村的优势和劣势,把好扶贫产业发展脉,科学制定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路径,突出主导产业,实现扶贫产业差异化发展和持续稳定增长。例如对产业发展有基础、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贫困村,可按照“种养结合,以种为先”的原则,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特色种养业,采取“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模式发展经济增收。

  2、按需施策,借船出海发展产业是产业扶贫的有效之策。贫困村应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加大企地对接力度,借船出海,找准做实承载贫困群众和集体经济持续增收的规模化、特色化、长效化产业项目,推进村内土地规模化流转,通过经营性、服务型、入股分红等获得收益,实现“弯道超车”。如在各物流园、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建立直供基地。
  3、以点带面,培养能人带动产业是产业扶贫的关键之策。发展扶贫产业需要有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主心骨”来组织和带动。村党支部是一个村的核心,要不断优化村级班子队伍,把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讲奉献的能人充实进来,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的杠杆作用,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打造真正不垮的村级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有所盼、有所靠,稳定脱贫。
  (本文荣获湖南省教育厅2018年“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征文活动特等奖,内容有删减。)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125次访问,全刊已有641445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