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读书笔记】人生自生至死唯珍惜

——读《我的祖母之死》有感
   期次:第469期   作者:文法学院 郑彩霞   查看:50   
  志摩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除了为世人所知的缠绵悱恻的爱情之外,在他的笔下还有许多是对去世的亲人和挚友的无尽哀思和怀念。在众多的佳作中,震动我灵魂的是他的《我的祖母之死》。他用他独有的风格诗化了死亡和哭泣。
  文章一开头便引用了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一个单纯的孩子,过他快活的时光,兴匆匆的,活泼泼的,何尝识别生存与死亡。”失去哥哥姐姐的八岁小女孩能在坟前无忧无虑地玩耍;一个小小女孩,在风雨中种下母亲的遗像,期待着它生根发芽;记忆中关于祖父的死是模糊的,年幼的志摩只是随着众人高声哭喊。小孩眼中只有生,不识死,他向往着、迷恋着,却也终究抵不过无情的岁月,他不再是小孩,不能再拥有模糊的记忆,祖母的离去让徘徊在生命户外的他知道了死的绝望。
  归乡的途中,身外之物全都是抛不掉的障碍,恨路途是缩不短的距离。望着毫无灵性的祖母,一天又一天,生命一点又一点的流逝,绝望一层又一层的叠加。所有的抑郁绝望都爆破在眼睛张大的那一刻,似水泡破裂,电光杳灭,菩提的一响,生命呼出了窍,什么都止息了。理智发达了,感情便失去了自然的浓挚,他控制了神经,让人忘记了哭泣的方式,但同时也激发了读书人的想象力,穿着雪白长袍的祖母,脱离干枯的躯体,冉冉地上升到天堂,因生前是尽责,无愧的,便能获得新的生命,在冥冥中永远地微笑。志摩将死亡与哭泣诗化,用感恩与赞美的方式送别了祖母。
  “不曾经历过精神或心灵的大变的人们,只是在生命的户外徘徊,也许偶尔猜想到几分墙内的动静,但总是浮的浅的,不切实的,甚至完全是隔膜的。”死,究竟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闭上眼也是一片黑。他们说九零后已经开始失去了,追过的球星退役了,看过的漫画完结了,读过的作者去世了,崇拜的偶像退隐了,一个时代正在过去。名嘴李咏患癌去世,一代大侠金庸辞离凡尘,二月河也永别了人间。父母也变了,不再是最初的模样。在阳光照射下,一撮又一撮的银丝怎么也遮不住,皱纹一条又一条爬上了干瘪的脸庞,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仅凹陷了,也在开始变得浑浊,本就粗糙的双手何时出现了蚯蚓似的血管?岁月在他们身上刻上一刀刀的疤痕。人生自生至死,若想体会人生的一点意味,穿透生命的城墙,打破那层隔膜;是不是就得先是我们认识的人,然后是我们身边的人,最后,是我们自己。一点一滴去感受、触摸,最终亲身经历。这段旅程,没有感同身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
  我们在成长,不得不面对的是总有人老去,可能是在遥远的地方,我们不认识的陌生人,也有可能是我们认识的陌生人,但总有一天,那个老去的人会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他,我们被命运一步一步地推向生命的城墙,越来越近,墙内的动静在耳边从模糊到清晰,我们总有一天会被迫地接受死的绝望,希望在那一天我们都能如志摩一样达到一个超越感情的、静定的、幽妙的意境,那个疼我们爱我们宠我们的人,能在天堂获得新生,在冥冥中永远地微笑着。
  生命只有一次,它是有限的,时间到了,它就会被收回。灵魂是宗教家最大的谎言,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人的身体一死什么都完了。我们总以为,离别很遥远。其实,也许它就在下一刻。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可能是别人踮起脚,也永远都够不着的生活。活着就理应珍惜,珍惜认识的人,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自己。面对死的绝望,寄予最美好的祝愿与最深沉的思念。人生自生至死,其实也就这样。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347次访问,全刊已有641300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