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屠苏酒暖迎元旦

   期次:第463期   作者:水利学院 唐骁翔   查看:38   
  转眼就要迎来2019的崭新篇章,这恢宏画卷的第一页就是元旦。
  《晋书》中有言:“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这是“元旦”一词最早的出处。及至南北朝,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元旦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称呼。在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到了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再至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时期,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在中国古代,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而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元旦时的一种习俗,元旦佳节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现代,元旦和春节被划分开来,元旦的习俗也变得更加简单。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活动,现在在电视纪录片上还能够看到,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之类的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欢度元旦的习俗。
  在英国,元旦当天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主人新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英国中部乡村还流传新年打井水的习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有福之人,打来的水则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拎着桶向井边进发。
  在元旦前夕的意大利,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意大利人元旦当天首先吃小扁豆,因为这种豆子宛如古币,食之必日进斗金。近年来,意大利的人们把面粉团捏成小扁豆形状,烘焙后再浇上蜂蜜入席,在新年来临之际不仅祈求生活富有,而且寓意爱情甜蜜。此外,罗马特有的跳河迎新年,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能连续多年参加新年跳河活动的人还会被授予“OK先生”称号。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那就是不吃鸡肉,因为鸡走路的时候是往后使劲的,巴西人认为新的一年要向前看,不能倒退。元旦期间他们一般吃鱼肉和猪肉,因为鱼是往前游的,猪鼻子是向前拱的。在巴西乡村地区,元旦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在西班牙,当元旦前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的节奏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新年葡萄的每颗还有不同的含意,分别代表“平安”“和睦”“避难”“祛病”等。按当地风俗,孩子们在元旦这天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因此元旦这天,家长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迎接吉祥。
  寒风凛冽,却吹不散你我心中的暖意。岁末元旦,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轻装上阵,能够拥有挚爱,能够璀璨如星辰。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662次访问,全刊已有634381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