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勇立潮头逐浪高

   期次:第462期   作者:■潘子初   查看:105   
  1984年10月,我调入刚成立不久的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
  这里原是一所规模不大的中专学校。水电师院成立后,岁不我与,时不我待,各项建设齐头并进,办学条件一年一个样。1994年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之后发展更迅速。特别有意义的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全国改革大潮迭起,院党委带领师生员工,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改革成果令人欣慰。回顾学院改革历程,岁月如歌,感慨满怀。

  实行“四个并举”,改革师范教育传统模式

  为了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潮流中求生存,谋发展,毫无师范教育经验的水电师院,没有简单复制传统,而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和电力系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把握办学方向。

  于是,学院从1984年到1990年,先后4次组织力量,共到4个大电管局和24个省市的电力企业进行调查,两次向全国电力系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学校发函调查,还两次请各电管局、省电力局教育部门和中等学校负责人来院座谈,研究教育改革的方略。
  调查情况表明,电力系统子弟中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过去长期无稳定来源,整体上存在着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学科不配套、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两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与此同时,学院及时组织教职员工反复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恰恰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师资严重不足,是当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突出矛盾。这一论述使水电师院人深受启发。
  基于调查和学习所得,水电师院在1985年7月创造性地制定了宏观决策:坚持“三个面向”,根据社会需要和本院实际,正确运用办学自主权,积极慎重地改革传统师范教育模式,实行普通师范教育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并举,文、理、工、财多学科并举,多种办学形式并举,多层次办学并举,通过艰苦努力,建成一所新型的师范学院。
  这种办学模式,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经过积极实施,到1986年,这种新型的师范教育办学模式在水电师院初步实现。在师范专业结构上,热工技术、电气技术两个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招生,初步实现了普通师范教育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并进;在学科结构上,学校原有工科和财经专业,加上新创办的文、理科专业,初步实现了文理工财综合发展;在层次结构上,本科、专科、短期培训同时发展;在办学形式上,学院实行多渠道办学,以国家投资办学为主,同时接受有关行业或地方的委托代培。这样办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更名电力学院,面向经济主战场办学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认清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3月,水电师院又组织力量先后到15个省市调查人才市场情况,获得如下认识:

  1、电力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希望电力高校进一步挖掘办学潜力,多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电力系统子弟中学因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好于地方普通中学,各地师范院校毕业生争相涌入,对水电师院毕业生的需求量明显减少。
  3、电力中专、中技对师资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都要求较高。他们希望将自己学校毕业的优秀生保送到水电师院深造。
  4、对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但子弟中学需要,电力企业和科研单位更需要,以适应电力企业与国际联系,发展外向型经济。
  面对上述情况,水电师院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
  其一,进一步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收社会保送生和本系统内的定向保送生,让普通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有门;对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多从电力中专中技招收优秀毕业生,以满足电力中专中技的要求。
  其二,调整专业结构。从1994年开始,一是对电、热、财三个热门专业,加大建设力度,着眼于上质量,上档次。二是对历史、地理、生物三个适应性不强的师范专业停止招生。三是为加快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分两批增设8个新专业和9个第二专业。
  其三,下决心改造老专业。按照“宽基础、多方向”的原则,让普通师范专业的学生兼学某一技术性工种,成为复合型人才。
  其四,转轨变型。1993年,学院经过上上下下反复讨论,一致同意并正式申请更改校名,让学院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办学。1994年3月,国家教委下文,将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从此,学院的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在华中电力集团的管理下加快发展

  根据电力部1994年《关于部属高校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长沙电力学院自1995年1月1日起,进入华中电力集团。电力学院因此而赢得极好的发展机遇。

  华中电力集团对长沙电力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视如己任。刘金龙、林孔兴两任总经理和丁中智、周奠邦、高进珊、刘建新、牛文波等副总经理及赵遵廉总工程师都多次来学院检查、布置、指导工作。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每学期及时听取学院汇报,认真进行研究。集团公司的各有关部门的同志,每学期都多次到学院了解情况,帮助工作。
  在集团公司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学院各项事业成就显著。以基本建设为例,从1995年至1999年,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共投入61520万元,到2000年8月,先后兴建竣工的高层建筑共有:9栋职工宿舍,3栋学生宿舍第,3栋教学大楼(含教学主楼),总建筑面积为86867平方米。2001年秋,教育部两位同志来到电力学院考察。他们一下车,仰观巍峨矗立的新教学主楼,环顾美丽的校园,高兴地挥起双手,称赞不迭:“我们就是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华中电力集团在加强学院基本建设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院的教学工作。从1995年到1999年,共投入教学设备经费1055万元,大大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全院实验开出率达100%。这5年还投入图书资料经费273万元,扩充馆藏图书。
  华中电力集团还积极组建长沙电力学院董事会,以联络各有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关心支持电力学院的教学工作。其主要途径,一是建立董事会基金,到1998年底,由中华中电力集团公司和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省电力公司共捐资843万元。二是利用各种方式积极支持学院办学。华中电力开发公司出资100万元,在学院建立华中电力开发奖教基金。河北省电力公司出资60万元,为学院图书馆捐建计算机管理系统。湘潭电厂、益阳电厂、石门电厂、襄樊电厂、华阳电厂、九江电厂、沁北电厂、华豫电厂这8个电厂,各为学院捐建1个实验室,捐建资金共285万多元。湖南省电力公司另为学院捐建西区运动场和双电源工程,共投入388万元。
  改革总是与时俱进的。2000年2月,教育部将长沙电力学院划归湖南省管理。两年内,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和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电力学院。新型的电力学院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到2002年秋,全院27个本科专业和30个专科专业招生;在校普教学生15289人,教职工1955人,其中正高级57人,副高级365人。
  悟以往,知来者。习近平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全国高校改革发展的凯歌声中,2003年4月,长沙交通学院与长沙电力学院携手组建长沙理工大学。朝气蓬勃的长沙理工大学在不断涌起的改革大潮中,必将奋楫扬帆,乘风逐浪,高歌远行,永续辉煌。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845次访问,全刊已有640494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