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正风铸魂,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作品选登

   期次:第457期      查看:251   

  教师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学院 钟芙蓉
  四年前,我来到这里,成为一名长理人,成为一名马院人。我们马院大家庭,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一群明明有颜值,却非要拼才华,明明有才华,却非要拼努力的人。在一群这么拼的人中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那是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感受!作为一名新人,我的马院家人时时刻刻要求我抓住一切机会去拼搏、去展示。所以今天,我站到了这里,向大家讲述他们奋斗着的幸福故事。
  我的马院家人非常拼,他们的目标是把最难上的课上好,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趣。一个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能讲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让你尝到真理的味道有点甜。一节思想道德修养课,他们能讲得春风化雨、娓娓动听,让你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人心。为了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们深入基层到各地调研,只为寻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鲜活事例。为了讲好中国近现代史,他们带你穿越百年,以生动的故事讲述波澜壮阔的史诗,告诉你社会主义有点潮,告诉你思政课教师蓝茵茵最美!为了把课讲好,我也只能把自己那点压箱底的才艺拿出来。在讲自信时,有感于传统文化遗产日渐凋零,我唱起了昆曲《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我的马院家人真的非常拼,他们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攻克最难啃的科研硬骨头。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是传道者自身的问道、求道、悟道。马院教师求的什么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之道。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在马言马、在马信马,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钻研马克思主义,学习他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他永无止境,为人类进步事业上下求索的境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用中国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更多的90后、00后了解马克思主义、热爱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地潮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托起中国梦。在劳动奋斗的路上,有这样的家人与你并肩前进、追逐梦想,这就是最幸福的事。作为教师,我们幸福的源泉来自于教书育人。选择这份职业,谁没有一个“自闭桃园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理想,谁没有一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谁又没有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我们很幸运,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什么是国家强大呢?经济强是国家强大的血肉,军队强是国家强大的骨骼,信仰强是国家强大的灵魂。我们的信仰是为马克思主义奋斗终生,我们的使命是为长理学子坚守底色、培养情怀。我们幸福的归宿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大写的人,拥有大写的幸福!当邹勇松的事迹在全国传播开来,我们为长理学子一身傲骨、勇于创新的精神感到无限的欣慰;当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捷报传来,我们为长沙理工的铺路石精神感到无比的自豪!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我们不但热爱教学,热爱学术,也热爱生活。生活是我们教学灵感的源泉,生活是我们学术创新的热土,生活让我们学会去爱,生活让我们学会拥抱幸福。因为爱,我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们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我们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因长理而充实,我们也希望用我们的生命为长理添彩,用我们的生命点化学生的生命,用我们的幸福点亮学生的幸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奔跑吧,马院!我爱你!


我的榜样 我的方向
■水利学院 常留红
  我是来自水利工程学院一名普通的老师,14年前研究生毕业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毕业前导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理解师德的训诫。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师应努力做到“身正”,应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
  那年毕业后,我走上了工作岗位,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了执教生涯,我的职业导师、前辈樊鸣放老师告诉我“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当时听了樊老师这段话,我觉得太书面、很官方,但是15年下来,樊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义,传递着榜样的力量。
  2017年9月15日,一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历届学生代表齐聚母校,与水利学院青年教师们共同为樊老师准备以一场特别的退休典礼。
  典礼上,有位校友饱含深情地说:“年少曾恨先生严,如今方知恩师情。一晃我已经毕业32年了,在这32年的成长中,我失败时,一定会有樊老师的鼓励与鞭笞;我成功了,也一定会有樊老师的呐喊助威……”我想,应该没有什么比受到学生的尊敬更幸福,没有什么比获得学生的口碑更满足!
  另一位校友仿佛突然回到20年前的课堂,激动地说:“以前家里穷,心理也很自卑,樊老师发现后,经常和我交流、谈心。‘知识改变命运’,他一再强调的这句话,我一直没忘,还有他爱人做的红烧肉。”
  2005级白净同学说:“樊老师的课堂严谨认真,又深入浅出,从工程实际联系到课堂理论,从教书到育人,课堂气氛很是活跃……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樊老师对我们的成长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遇见这样的老师,是我们一生的幸福。”
  没有花样的礼赞、溢美的词汇,最平实的语言道出的是樊老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潜心付出的老师们,才会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有我们的长理校友。仅仅是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中,就有百余名骨干是长理校友,有3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人获得省级五一劳动奖章,他们以自己的奋斗实践让长沙理工的铺路石精神、工匠精神、拓荒精神在超级工地闪光。
  “大学是承载知识和文化的地方,是传播文明和道义的地方,是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最前沿!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这是15年前我来到长沙理工大学开始教师生涯时,樊老师跟我讲的一段话,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那年樊老师分管学院教学工作,我们来了七位新教师,为了让我们尽快过教学关,樊院长几乎每周听一次我们的课,每次都会跟任课老师交流如何更好地深入浅出讲好一门课,并力所能及地为老师们提供教学和研究资料。在樊老师的带领下,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都已经成长为水利学院的骨干。学院的很多老教师说,他们刚进学校时,樊院长也是这样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讲好一门课。作为教学院长,他承受着繁重的管理与教学工作,也取得了硕果累累的喜人业绩,但他拒绝院系推荐任何优秀奖、师德标兵等荣誉,只为把机会给年轻人。那年,水电系申报专业综合改革教研课题,樊老师独立完成前期全部工作及中期检查报告编写汇报,但在参与人员中不愿落名。即使退休,他也一直在为学院贡献余热。樊老师说:“能从事自己喜爱的教育工作很幸福,学生的认可是最大的褒奖。”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993年樊老师开始指导和带领“大禹之子”社团活动。每年寒暑假,他头顶骄阳,披星戴月,带领着志愿者们奔走在乡间调研,让年轻学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其所学专业,更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一个专业的水利人,承担他们的责任与使命。樊老师更是多次从自己项目经费拿出经费予以资助项目。如今,“大禹之子”俨然已从公益性学生社团向专业性为主的综合性志愿者团队转变,成为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成为我校学生社团的一面旗帜。
  樊老师的行动让我明白了:一名教师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普通岗位就是一份职责。师德的最好体现就是要和教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师德的最好体现就是为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师德的最好体现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老师的爱很大,在方寸教室走到白头,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老师的爱很小,在三尺讲台挥洒血汗,三寸白粉笔,一颗赤子心。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296次访问,全刊已有641155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