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关于工科专业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

   期次:第456期   作者:胡景谱 易显飞   查看:184   

  随着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全力振兴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领导人切合时宜地提出了弘扬“工匠精神”的战略思想。“工匠精神”为高校工科类专业“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也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工科”,弘扬中华传统“工匠精神”是必由之路。工匠精神的缺失现状不容乐观,工匠精神需要在工科类大学生中普及开来,取得实质性回归。

  首先,人文素养教育偏狭导致创业创新后劲不足。我国工科专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颇有相似之处:对日常技能训练的重视和优先保证就业的导向,加上长期以来偏向专业知识的传授,使人文素质的培养受到忽视。仅有技术而缺乏底蕴的职业会让他们产生“物化”“工具化”“生产机器”的认知,受这种培养方式的影响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我国工科专业大学生整体表现出一种科学素养较高但适应社会能力较弱,自我发展和创新后劲不足的现象。

  其次,素质教育失衡致使服务意识淡薄、师道精神缺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教育所追求的“教学相长”的境界和“师生平等”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偏颇,学生纪律意识较淡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这在男生为主的工科专业大学生中尤为明显。新型师生关系发展至今甚至还出现了某些“极端”的师生关系困境,正如网络热议的事件———“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

  再次,价值观与伦理教育缺位导致立德意识淡薄。工科院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主要来自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目前工科院校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内涵与价值观虽对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具有一定导向作用,但针对性不强,需要针对工程具体实际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

  最后,思维严谨性偏弱导致工程实践中“差不多”问题频频出现。这种情况在我国工科大学生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教学实践实习环节中一般会涉及到大量的动手实验和数据处理,部分学生不按照规范操作、缺乏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把握、不重视实验精确性、伪造实验数据等。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阶段思维训练、教育引导的缺失遗留的问题会致使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难以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从而不利于工科类大学生了解和养成逻辑思维习惯。

  当代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是工程实践的重要生力军。要高度重视对工科大学生意识形态、实践行为、目标管理三个层面的“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通过科学、系统、合理的培养路径让工匠精神“进课堂、进头脑、进企业”,为当下高校“新工科”建设打下坚实的伦理教化基础。
  首先,高校招生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在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现实环境下,高校在招生过程中缺乏按专业门类划分的指导教育;同时因信息不对称等多重主客观因素,部分学生在大学志愿填报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于选择专业的认知几近于零。对此,高校可尝试招生方式的进一步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招收有职业潜质和职业认知的学生,聚集有职业愿望、职业理想的学生。在具体操作上,新生初入学时可按“大类招生”,一年后学生再根据对学校及专业的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让真正喜欢工科的大学生,成为工匠的后备军,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人。
  其次,着重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工匠精神”的认知教育。高校可在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上进行改革,一方面要在授课形式上进行创新,通过对思政课程与工科专业教学的大学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进行针对性的讲授。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理论讲授,对现实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以增强学生对所从事专业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再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进一步提升。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师徒传承可以启发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可新模式。以我校为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导师制和水利学院的水文专业“老中青”三级导师制度,就是在古代传统师徒制的启示下进行的有益探索。这种新型导师制度,不仅扩充了学生跨专业的知识面,也为成为现代复合型工匠奠定基础,更培养了学生“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培养方式上,学校还应实行“灵活学分制”或“弹性学制”,提高选修课的开课容量和范围,尤其对工科大学生而言,传统的自然科学课程开设集中紧凑,需要适当多开设人文、历史、艺术、哲学等课程,从而实现非功利化的人文教育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又次,推进“基础+特色”校院两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以我校为例,学校具有交通、电力、水利等优势工科行业办学背景,不断在探索、创新与凝练中形成工作特色与品牌,为学校一流工科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交通学院的“四进社区”工作,对宿舍楼大厅布置的交通行业发展板报、交通科技创新文化墙、交通工程项目与实习基地展示、交通行业工程伦理教育等知识文化宣传设施都是非常好的样式。又如电气学院与以国家电网为主的电力行业合力打造暑期实践基地,由专业老师带队,学工思政团队作保障,实现了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的良好联动。再如汽机学院试点实施了“三三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探索学生工作管理新模式,设立“匠心学堂”。还如城南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推行“5+1+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删、减、增、并,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超60周的集中实践教学,其中工程实践2学期,校内实践1学期。通过推进“基础+特色”校院两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不仅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更锤炼了吃苦耐劳、勇于担当、乐于合作的“工匠精神”。
  最后,通过岗前教育探索校企联动培养模式来塑造工科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要创新校企联动培养模式,助力企业的岗前教育培养。以我校为例,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大胆尝试在大四阶段开展岗前教育的模式。譬如,以“中广核”联培班、“中交疏浚联培班”为典型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立班级建制,邀请专业老师、就业专干、学工副书记与企业管理层、工程师等实施“二元导师制”校企联动共管,联合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基础的岗位理论、企业文化、工程伦理、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更是以班级文化活动和企业实践实习活动,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在其进入工作岗位后企业要强化业务培训模式,与高校建立起长期的“互联网+”新型网络思政教育,牢牢把握互联网平台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主动权,依托互联网建立高校“工匠精神”继续教育网校,企业与高校共同打造工匠精神宣传教育网站,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客户意识、战略意识等,将工匠精神融入当中,在实践中将其凝炼为一种特色鲜明的工程文化与价值观,最终整合为工程实践的内生发展的动力资源。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397次访问,全刊已有635224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