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玉“琴”声出科研中

——记湖湘青年英才、能动学院85后女副教授孙小琴
   期次:第407期      查看:103   
  (上接1版)
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已发表相关国内外学术论文18篇,其中一区SCI文章6篇,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8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去年,ESI(Essential7Science7Indicators,简称ESI)高被引论文榜单公布,孙小琴入选该榜单“工程学”领域,这在年轻的女性学者中极为少见。
  科研心得:兴趣很重要
  “在科研方面,兴趣很重要。”孙小琴认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研究的东西没有兴趣,做起来就很痛苦,无法坚持下去,“我对自己现在做的事很感兴趣。”
  孙小琴主要从事新型高效换热技术的研发和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而在行业内,相变储能建筑节能技术目前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很多问题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因为感兴趣,所以每当遇到难题时她都会积极想办法解决。
  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她经常“骚扰”导师和同门师兄弟,虚心向同事请教问题,利用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同领域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相变储能领域的前沿课题。“这种时候,要么跟他们学,要么就找他们帮忙呗。”
  有时候,一个问题想了很久也没有解决办法,她会暂时去做另一件事。“实际上,我也没有真正的丢开,在做别的事的时候,脑中还是会想怎么解决原来的问题,灵感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她不仅向导师学、向同门师兄弟学、向同领域专家学,还善于向学生学。
  比如上选修课,她会先给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然后布置题目让学生上台讲。“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哪怕讲错了,也是一个新角度。”孙小琴认为,科研过程中的新思路和想法可以在教学时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一方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另一方面自己也能从学生身上得到新的启发。
  “可以说,她全身心都在投入学术研究。”同事石尔老师评价道。因为她在“自呼吸墙体”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2016年,28岁的她顺利评上副教授,成为我校最年轻的副教授。
  科研情怀:让学生走得更远
  “‘对手头的事情充满兴趣才能做好’,这是孙老师传授给我的‘秘诀’。”能动学院建环1301的张宏亮同学认为,孙小琴不仅自己对科研感兴趣,还努力让自己的科研情怀影响和引导着学生。
  2014年,建环1401班的杨艳佳同学和几个小伙伴主动找到孙小琴,请她担任指导老师,孙小琴欣然答应了这个请求。“既然答应了学生,就要不能让学生失望。要多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选题到拟定计划,从准备实验器材到做实验,从分析数据到竞赛答辩,孙小琴一直陪伴在学生左右。“孙老师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注重细节,力求完美。”杨艳佳同学说。
  在她的指导下,这个团队获得了校级科技立项的一等奖,“这是我们这个团队第一个成果。孙老师是我们科研方面的启蒙老师,我们后来获得的所有的奖项与成果都离不开老师的鼓励与栽培。”团队后来又陆续获得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荣誉。张宏亮同学觉得,孙小琴就是他们科研路上的引路人。
  为了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孙小琴还主动走近学生,引导他们在科研路上走得更远。
  “她每周要花很多时间呆在实验室和学生一起做实验,指导研究生实验和论文。”石尔老师觉得孙小琴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无论科研教学有多忙,每一次学生班会孙小琴都会参加。
  “孙老师常与我交谈,鼓励我继续深造,希望我读硕读博。”去年,张宏亮同学获得保研机会,孙小琴为他积极联系导师,帮他了解招生政策,令他很受感动。“都说人生三大幸运的事之一是上学时候有个好老师,我想我是足够幸运的。”
  而对于已获的荣誉和学生的赞誉,孙小琴有着超出其年龄的从容与淡然:“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对我来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老师,培养、教育好学生是最基本的。”(本报记者 李潇玲)

长沙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536次访问,全刊已有6417986次访问